我们是否生来就有快不快乐的倾向?基因是否大于所有心理因素?基因胜过童年的经验、环境和教育?环境和情绪因素,是否能改变基因的表现?人脑到底有多大自我改变的能耐?这份能力(通常称为脑的可塑性),又能持续多久?科学界不断热烈辩论以上几点。
有一条可能的线索,就是针对出生后被分开的双胞胎所做的研究。这些双胞胎拥有同样的基因,但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可能非常不同。他们长大后在心理上相似度有多少?我们也可以研究被收养的子女,把他们的心理指数和生父母及养父母的指数相比较。这些研究报告显示,出生后被分开的同卵双胞胎,愤怒、忧郁、整体满足感、酗酒的程度、神经质的程度,以及其他许多因素,是非常相似的,相似程度超过一起长大的异卵双胞胎。
同样地,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养子的心理面貌与生父母相比,相似程度远超过养父母。奥克.特勒根(AukeTellegen)和他的同事们做了上百个案例的研究,结论是,快乐四五%是从遗传来的,在所有个性特色之中,基因决定大约50%。
然而,其他研究人员则认为,这样的诠释是极端且带有偏见的。因为被研究的双胞胎大部分出生后都被富裕的家庭领养,这些家庭长久以来,都在寻找可领养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抚养而言非常好。如果案例中有一位双胞胎到好的家庭得宠,而另外一位在街头流浪,或住在贫民窟里面,这样的研究结果应当非常不同。他们认为,基因对于个性特色的变数最多不超过25%。同时,基因的影响只代表一种潜能,这个潜能是否会被引发出来,端看许多其他因素。
麦可.米尼(MichaelMeaney)在加拿大道格拉斯医院研究中心(DouglasHospital
ResearchCenter)做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有一组老鼠,它们的基因中含有极度紧张的倾向。出生后头十天,让非常爱护他们的母亲照顾着,不断舔它们,经常有肢体上的接触。研究结果发现,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老鼠的紧张基因,被一种甲醇化的过程阻挡住,终其一生完全都没有表现出来,除非受到巨大的冲击。反过来说,得到很少照顾的老鼠,在一生中表现出高度的张力。但最近的资料显示,这种效果也可以逆转。如果老鼠的母亲舔它的次数少,这只老鼠被另一只常舔它的老鼠「领养」,它也会正常发展。
在不同的案例中,老鼠妈妈关照程度的差别,不断改变下一代长大后的抗压性,同时也改变下一代脑部和认知的发展。「高舔度」母亲带大的小老鼠,长大后不但在压力大的时候表现更平静,同时也表现出更大的学习能力。米尼和其他的研究员,目前正在进行一个大型研究,要看上述结论如何应用到人类身上。研究人员预言,如果所观察到的人类模式与老鼠是相类似的话,也就是孩童的母亲如果与孩童的关系冷漠,这些孩童长大后较容易发生侵略行为,以及注意力失调的问题。这绝对与佛家的观点相同,佛法认为幼童需要不断得到慈爱。
无可置疑,我们童年所得到的爱与温柔,对于后来的人生观有极大的影响。我们已经知道,受到性侵害的儿童长大以后,甚至到了青少年时期,患忧郁症的机率是一般人的两倍。许多罪犯童年都没有得到充分的爱,甚至被虐待。
从个人转化的观点来看,我们也必须指出,许多有强大基因基础的特质是很难改变的,例如体重。但也有些基因可以透过人生际遇和心灵修持,得到明显转化,特别是恐惧、悲观,以及最重要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