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热点网

成长的过程需要独处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喜欢过团体生活,从来没有习惯过在众人之间。我一直警觉着在众人之间的尴尬与无助无奈。怕成为焦点,怕被挑选出来强迫表演,不管是哪种形式的表演。可是另一方面又很怕被淹没,一点主体的焦虑,一种无法诚实面对自己喜好兴趣的不耐与无聊。
因而理所当然认为自己一定喜欢独处独居。年轻的时候,也的确常常寻找独处独居的机会。从各式各样的关系隙缝里,找到可以不必理谁也不必有谁理我的时刻总是最快乐的。

那时候,开车不见得是要去哪里,而是将一个人将车开在山路间,尤其深夜时分,格外享受。速度中有一种宁静,还有一种介于专注与忘神之间的奇特感觉。一方面专注于操纵轰隆隆吼叫的运动机器,另一方面却又可以在脑海里叫唤出多少平常在错杂生活里无从寻觅的记忆与思考。

简直是心与脑分离独立存在的最佳证明。科学里从来不承认有一颗会感知会思考的心的存在,感知、思考的功能全属脑部。可是几乎每个古老的传统文化里,不论东方或西方,都把心和脑分开处理。这当然可能是个共同的误解。

在胸腔里有个砰砰鼓动的机制,那么明显那么热烈,每个人难免都会问:它到底干嘛这样?尤其是几项主要的情绪反应,几乎都牵涉到心跳的改变,难怪我们会以为:心是为了感情而跳的。不过误解里还是有点道理:有些感官的运作其实是可以分离的,人并不随时随地都是个统一的个体。

不过那种年岁,回头想,独处情况毕竟属于生活中的例外,所以格外珍惜。一个人是否真的喜欢独处,真的有能力独处,要到有了大块独处时间才能确定。当独处变成了常态,独处的时间不再是一丝丝一条条的生活装饰,而是大块大块的基本存在时。本来有太多的记忆与情绪,等着在独处的时间里整理;变成了困窘地必须创造出记忆与情绪,努力填满独处的时间。

活在现代的环境中,有太多方式可以让人逃避独处。即使一个人,也很容易有电视、网络可以陪伴,因而我们往往就少了一分诚实的试验,试验自己究竟拥有多少可堪挖掘的内在资源。

独处会让人听到许多声音。比静默更可怕的是这些来自内心的声音。独处使人脆弱,使人比自己想象的更容易心软、更容易感动。为什么费里尼说:要拥有很多内在资源,才能享受独处?因为真正独处时,就只剩下自己可堪挖掘。

在那么忙碌、那么焦躁的环境里,先别说要慢下来,先试试自己一个人,真正自己独处看看。平常让你忙于人际关系,让你误以为那就是生活意义的事消失了,只剩下自己,会怎么样呢?

心理解读:大部分人在独处之后,学会了谦虚。因为真正了解到剥除那些表面繁华,自己原来有多么不堪挖掘。有了这么一份谦虚,人也才有资格具体地、实在地讨论自由、独立。
时间:2020-03-24 作者:大学生热点网 来源:大学生热点网 关注:
大学生心理推荐
鲁迅美术学院校花张彤鲁迅美术学院校花张彤
安徽合肥红十字卫校校花阮汐儿安徽合肥红十字卫校校花阮汐儿
西安医学院校花马晓娥西安医学院校花马晓娥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花吴倩怡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花吴倩怡
音乐学院校花何金洋音乐学院校花何金洋
回顶部大学生热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