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被誉为“史学研究天才少年”的西安高三学生林嘉文,在患有抑郁症半年后,选择了自杀离世,年仅18岁。另有一名15岁的武汉初三女孩小夏,从18楼家中跳下,疑因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心理压力过大而走向极端。
看到这些消息,我能想到的只有两个字,惋惜。青春还未绽放,生命却不复存在。人生大好时光,从此以后,每一寸日光,每一缕花香都将被辜负。想起电影《此间的少年》里,朱聪老师对令狐冲说,“你们年轻人啊,老是把什么事都看得很重。我说啊,这些破事,和以后比起来,那都算不了什么。你看看那些考不好就跳楼的那种,他们要是再多活二十多年,肯定自己都要被自己笑死……”
只是,在一个孩子价值观还未定型的时候,他看不到生命中有很多事可以云淡风轻地处理,很多事并不值得自己赔上余生。他们的直接想法大多来自身边的亲人和接触到的社会,而这个社会告诉他,你要穷毕生努力,成为一名精英。
《读者》3月份新刊里有一篇文章叫《儿子“成人”记》,作者的儿子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很多朋友甚至建议他去给孩子做智商测定,但是,在他眼里,儿子热心助人,嫉恶如仇,热爱体育,健康阳光。以一纸成绩否定一个人实在让他觉得可笑。
他也曾怕儿子不成才,可是儿子反问道,“如果只有考上名牌大学、当大官、发大财才算成才,那全世界几十亿人不都白活了吗?”“成不成才,我不知道,但我保证成人。”作者又问道,什么叫成人?儿子答,“做普通人,过平常日子。”
这个答案让作者陷入了沉思,也给了我很大的思考。难道所有人一生下来的目标,就是要成为精英吗?
在任何一个社会,像马云、刘强东这样的精英总是少数,梦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让很多人大半辈子围困在失败感和无力感之中。我的父母和大多数中国家庭的父母一样,从小望女成凤,对我寄予厚望。他们也时常教导我学习上要力争上游,好在只是让我尽力就好,而不是逼迫我非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即便毕业工作了,也只是告诉我,做到独立,能养活自己,工作开心就可以了。可是,更多的父母是希望孩子成为他们想象中的人上人。
很多崇尚精英主义的人以稳定和安逸为耻,因为这两个词意味着“平常”,在他们眼里,至少这个词和褒义词没什么关系。彭博商业周刊专栏作者彭啸有一篇文章专门讲精英主义的,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第一名,要优秀,要卓越,要治国,要平天下,要创业,要王者归来。我绝不反对个人奋斗、心怀天下,但是我绝对反对把精英主义作为全民教育的宗旨,让所有的孩子从小读着‘士大夫之耻,是为国耻’这样的句子长大。这句话错了吗?没有错。错的是写课本的人没有认识到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士大夫,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要学的是生之乐,是照顾自己的那些小技能,继而生活独立,是读懂和接受自己,然后心理独立。这种充满了各种高大上目标的精英教育让一个民族失去了平常心,把成功的定义变得非常狭隘。”
所以,我们像被巨大的洪流推赶一样,好像生活就是为了达成一个又一个世俗意义上的目标,从不去想,这些东西自己是否真的想要。我大三的时候还在穿梭于例如“中国文化”和“营养与健康”这样被认为没什么用的选修课上,我低年级的学弟学妹已经提前两年为考研做准备了。那么美好悠闲又惬意的大学时光,在他们看来,却是步入社会的前哨站,在这里,就要拼个你死我活。
而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出来的学生,不禁让我想到了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钱理群教授在2012年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发言称,现在的大学,正以一种“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培养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精致,“指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的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所谓绝对,“指一己利益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种投资”。
我不知道这样培养出来的精英,是该值得称颂还是一种悲哀?
狭隘的实用精英理论让我们不断计算着周围人的成功指数,别人的职称,别人的工资单,别人的房和车,以单一的价值观武断地判断别人的成功或是失败,反过来,一旦自己在这些方面处于弱势,立刻觉得生活惨淡无比。
我很少追美剧,但我非常喜欢《老友记》,和很多人一样,喜欢里面的幽默与温情,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从这个剧里看到了非精英人生的快乐。莫妮卡是厨师,罗斯是大学老师,钱德勒是普通职员,菲比是按摩师,乔伊是个不知名的小演员,瑞秋在开始也只是卖衣服的导购。他们的生活大概才是我们大多数人生活的样子,有一份保障自己的工作,每天和亲人朋友一起,聊天,八卦,为一些琐事烦恼,也会为一些愿望达成的时刻开心庆祝。
他们没有人去整天追逐什么所谓的精英人生,但有一点,他们很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乔伊就是喜欢演戏,所以哪怕多小的角色,他都努力争取,为得到好一点的角色高兴,却不会整日为了没当上男一号而哭丧脸。莫妮卡喜欢做美食,瑞秋就是喜欢和时尚有关的东西,就连钱德勒,为了追求理想,也放弃了原来的数据分析工作,转投了广告。
网络上的一个去台湾的交换生分享过一个故事,她在外求学的日子,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市里唯一的商场转转。有一次,在某个专柜买了几罐面膜。一个月后再次路过那个专柜,导购竟然认出了她,热情地问她面膜有没有用完,并给她介绍一些新款。完全记得她一个月之前买了哪些东西。
熟了之后,交换生每次都会去逛商场都会到这个专柜溜达溜达。这个导购很漂亮,是那种毫无攻击性、女人也会喜欢的漂亮。但她似乎并不自知,每天只是穿着专柜的黑色围裙忙来忙去,认出每一位常客,笑容灿烂地和她们交谈两句。
这个交换生说,即使在台湾,一位聪明、美丽、好脾气、上过大学的女孩,纯粹出于自己喜欢,而选择在一个二三线小城的商场做导购,也是不太常见的。
“中国人骨子里写着光耀门楣和出人头地的使命感。”
而成为精英,这样单一的成功价值观,不知让多少人在午夜梦回的时候,内心被深深的挫败感所折磨着。我只希望,有一天,当孩子们找到了一份工作的时候,父母们开口先问的能是,做什么的,喜欢吗?而不是,公司大不大,能挣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