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恶这种情绪,可能从我们是孩子的时候就体验过,但是厌恶以一种明晰、强烈的情绪体验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甚至有时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情感主色调,应该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的的吧。
心理大师说:每个孩子都同母亲融为一体,只要母亲在他的身旁,他就不会有孤独感。一直到孩子发育到产生孤独感和个性这个阶段,母亲的存在才不足以消除他的孤独感,他必须以其他的方法克服这种孤独感。
这种孤独感是什么呢?也许生命中第一次感到沉甸甸的自我的存在,不再是个孩子,有吃有玩有妈妈也许就够了;从前也有恐惧、心事的体验,但比较容易安抚,是因为自我本身还没有作为一个负担、一个难以认识和驾驭的障碍,横亘在自己和世界的交融中。
儿童时期的自我是相对简单的,表达自我的方式也是简单而直接的;而那些青春期相对过的不那么容易的孩子,往往是因为年龄的过渡中,表达方式没有跟上心理层次的发展。于是,一个变得心灵感受丰富了的、思考多了的自我,一个第一次对自我的形象、条件、在生活中的位置,产生比较明晰的观察、不满的自我判断,可能因为无法排遣表达自我的感受,因为自我的感受不良,而变得情绪淤滞导致自我沉重感。
而同时,孤独感的产生,使得我们对他人的感情需求激增。心理大师将爱分为有条件的和无条件的,认为母爱是无条件的,而父爱是有条件的,要通过努力才能得到。当无条件就可以得到的母爱,不再能满足我们的情感需要,我们可能会发现要克服孤独感,我们必须寻求和也许是陌生的他人的交流,于是人际交往的能力开始困扰我们。
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得到他人的关心、尊重和爱呢?这道难题也许让我们踟蹰不前。从一个受到无条件关爱的孩子,一下子被推到了战场上,所需的一切都需要自己争取,但自己却既未做好准备,又对此一无所知。
在不为人知的尝试中,我们也许尝到了涩的滋味。在试图和世界建立联系的努力中,我们无法突破对自我的失望、对他人的憎恶,无法感受到别人融洽相处时的那种快乐,在母亲之后,我们没有能力为自己博得一份爱,没有能力消除我们和世界的壁垒,进入到广阔的天地。而只能象一只遇到危险的螺,一直往里蜷缩,直到把自己逼进死角。
厌恶感油然而生。对学习、工作、别人、还有自己,都感到厌恶。我们会感到对生活的厌恶,就像对厨房里跑出来的一只蟑螂的厌恶,有多恐惧就有多厌恶。
我们会烦躁焦虑,郁郁不乐,既不能和他人好好相处,也不能和自己好好相处。驾驭自我,接纳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消除孤独感,这些没有力量解决的难题,使我们心生恐惧。而恐惧将我们生长的力,抑制在一个无法突破的瓶颈中。
心理解读:我们会像一粒需要破土而出的种子,因无法突破头顶上那层暗黑的土壤而倍感压抑。不能实现的生长的热望,于是变作了对生活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