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需要迈过的首道"门槛"
心理学专家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我国心理学发展较晚且发展速度缓慢,加之社会及学校心理教育方面存在偏差等原因,许多大学生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有严重误区,这其实是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需要迈过的首道"门槛"。
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心理学医师余敏告诉记者,通过近几年的心理医疗经验她发现,大多数的"大学生病人"普遍对心理疾病认识错误,不是不以为然,就是视为恐怖的精神疾病,甚至觉得看心理医生就意味着得承受他人歧视的眼光。因此,进行心理咨询或救助的大学生仍是极少的一部分。
据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医疗产生误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我国心理学科不够发达、社会重视不足。据国家卫生部2001年公布的数字,中国每百万人口只有2.4个心理工作者,10个精神科医生。而美国现有临床心理学医生、社会工作者和精神护理人员28万人,每百万人口就有550个心理学家,157个精神科医生。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的心理医疗在技术上和环境上还赶不上国外发达国家,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全社会对心理医疗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是学校教育对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长期缺失。在我国长期以来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学校严重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这给高校教育埋下了诸多隐患。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的心理素质教育尤显重要。近年来发生的"硫酸泼狗熊"、"铊中毒"等一系列大学生不良个案中,多数都是因为学校片面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不够,使得这些看似优秀的年轻人发生了严重的人格偏差。
余敏指出,近年来,虽然不少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一直在探索改进,但仍然摆脱不了一些认识误区。比如许多大学里出现的心理辅导站,其实是建立在德育辅导的前提上,而对于如何以很科学和有效的手段来帮助大学生这一心理弱势群体,为迷惘苦恼的大学生编织一张心理健康的保护网,却仍然是缺乏考虑和实践的。
目前,虽然没有多少大学生去看心理医生,但并不是说大学生群体中就没有心理问题,而是观念上的误区使他们不习惯看"病"。"其实,心理疾病绝不是精神疾病,作为"病人",首先要自己愿意看病才能起到效果,才能解决具体问题,释放心理压力。"余敏呼吁说,"所以大学生一定要走出误区,树立起健康的心理卫生观念,正视自己的心理疾病,这样才能真正征服心理问题,让自己健康爽朗起来,否则不管是心理咨询还是心理医疗,都起不到根本的效果。"
时间:2020-03-29 作者:大学生热点网 来源:大学生热点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