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热点网

大学生游走于两极的“杀杀现象”

 自杀了,杀人了!大学生,博士生,博士生导师……没有什么时候比今天更能让我们听到这么多关于高校的负面新闻。而前些日子,被学生赞为不“追逐名利”的北师大博导文力先生的自杀更把人们对中国高校的忧患推到极致。

是啊,堪称“功成名就”且淡泊名利的博导都要自杀,高校其他学子们的自杀当然便不难理解了,因为他们不仅“功不成名不就”,而且面临着太多的诱惑和压力。而在诱惑和压力面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失控了,选择了自杀或犯罪两个极端来“超度”压力,来发泄愤懑,来满足虚荣!而众所周知的是,犯罪的“启蒙”或在于“杀人游戏文化”这样的刺激,而犯罪的极致便是真正去体验“杀人快感”!

有人会说:“这远不是主流”,但我要说,这种“杀杀现象”却以血淋淋的方式引发了全社会的不安,他们都急切地想知道,如今的大学生究竟怎么了?

事实上,在我上大学的时候也是有“郁闷”的。但在当年,外界的诱惑还没那么多,就业压力等还没那么大,所以,充其量也就是“寂寞也总在夜里,悄悄地来拜访”这类“校园民谣”中唱的苦恼。然而现在,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情形已经发生了质变。我们没经历的,如今的大学生需要面对;我们没选择余地的,如今的大学生需要抉择……

有比较才有鉴别,但比较同样会带来痛苦;没有选择会失落,但选择多了却会带来实实在在的痛苦。更何况,当今大学生面对的“比较”是那么强烈,可供“选择”的价值观和生活模式,又是那么多——

学生中的“贵族”对贫困生是一种“比较”;女生楼前排队的高级轿车对没车“理睬”的女生是一种“比较”,同居的红男绿女对单身汉们是一种“比较”,而更为现实的就业“比较”,让许多学生变得或自卑,或功利,或者干脆失去了对社会公正的感觉。

更值得注意的是,和我们以及“70年代”人相比,“80后”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变成了如今大学生群体的主流。所以,独生子女一代特有的依赖、自尊、敏感和特立独行等性格特征更让其对“比较”结果的反应更加强烈!在“蜜罐”里长大的一代人一旦离开父母,通常便会发现自己变得异常无助和孤单,一个直接的后果,便是反映其脆弱及其反抗脆弱的极端行为大量出现:日前,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高校的1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后显示,竟有超过1/4的被访者曾有过自杀念头;而在另一方面,大学生犯罪案例的增加也让人触目惊心。仅从北京海淀区来看,从2000年到2005年,大学生犯罪人数便呈逐年上升态势:2005年在海淀分局刑事拘留的大学生是2000年的3.8倍,犯罪人数上升282%!而犯罪的主要类型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高智商犯罪,恰恰是敏感孤独人群才会出现的“刺激—反应型”暴力犯罪。

可以看到,随着我国贫富差距的扩大,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上的“乖离率”也越来越大了。19世纪的自由主义启蒙者说“不自由,毋宁死”,如今的大学生群体则用行动宣称:“不杀人,便自杀”!

不是么?自杀之声时有耳闻、“杀人游戏”遍地开花,便是很生动的现实写照。在此,时髦的拜金主义为此奠定了基础;猖獗的教育腐败为此做出了“贡献”;不得已而为之的“独生子女政策”客观上埋下了隐患,而失落的“信仰教育”则把畸形的“两极思维”推向了极致。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敏感的大学生们自然会以更为极端的自私或者虚无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绝望。

当然,大学生游走于两极的“杀杀现象”并非主流。深厚的民族传统、良好的家庭教育、进取的社会风化、积极的心理引导,都会让绝大多数大学生走出迷茫,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但是,当“自杀”成为2005年高校流行词,甚至也必将成为2006年高校流行词的今天,全社会难道不需要来一次深切的反省和忏悔吗?中国的教育向何处去?中国的大学生们能否走出新世纪的迷茫?我想,某一方面的努力肯定无济于事。但中国的未来就在这些花季青少年的手中,我们除了竭力破解,别无选择。
时间:2020-03-30 作者:大学生热点网 来源:大学生热点网 关注:
大学生心理推荐
鲁迅美术学院校花张彤鲁迅美术学院校花张彤
安徽合肥红十字卫校校花阮汐儿安徽合肥红十字卫校校花阮汐儿
西安医学院校花马晓娥西安医学院校花马晓娥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花吴倩怡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花吴倩怡
音乐学院校花何金洋音乐学院校花何金洋
回顶部大学生热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