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传承非遗文化小组由组长姚若男,组员唐姗姗、陶云霞、唐会敏组成。八月份,本团队为了深入了解家乡非遗文化,前往马鞍山非遗馆、文房四宝小镇等地开展实践。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使非遗文化进入人们的视野,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同时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传承非遗文化实践小组”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保护非遗文化的活动以及知识宣讲。
8月15日,实践小组各个成员在“传承非遗文化实践小组”QQ群里积极踊跃发言,讨论各自对于非遗文化的理解与看法,并安排之后的实践内容。
8月16日,组员陶云霞前往马鞍山非遗馆开展实践,进行参观学习。马鞍山非遗馆,是一座为挖掘、保护、传承、弘扬本土非遗特色项目而建设的一个集展示、传习、展演非遗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马鞍山非遗馆分为序厅和文韵悠长、艺海遗珠、民艺瑰宝、民俗歌舞、曲剧流芳5个单元,通过实物陈列和多媒体展示等不同形式,充分利用虚拟馆员、虚拟翻书、3D打印、录播舞台、漫画非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马鞍山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民俗、传统体育、传统音乐、传统戏曲等非遗项目全景式展现出来,揭开了传统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的神秘面纱,使之成为人们触手可及的身边人、身边事。
一进入非遗馆,“身临其境”体验伍子胥过韶关、七仙女与董永、慈姥山的传说引人注目,不禁让人感受到马鞍山文化底蕴之深厚。走进“马鞍山技艺”,有食品、博望打铁工艺,太平府铜壶三大板块,阅读完文字介绍,再欣赏柜台里的作品,不禁让人肃然起敬。马鞍山地区的传统技艺千姿百态、生生不息。既有传承久远的博望打铁工艺、太平府铜壶制作技艺等传统手工技艺,也有发源于群众生活的采石矶茶干、乌江霸王酥、含山封扁鱼、运酒、薛津混沌等传统美食制作技艺,成为马鞍山人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必备品和享誉省内外的文化地标产品。再走进“马鞍山记忆”,近距离观察那个年代的纸币、电影票以及电视机等。如今,科技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参观了非遗馆的市民无不感慨。
8月17日,组员唐姗姗参观考察中国文房四宝小镇。小镇隐于烟雨江南之地,诗文诵传之处。小镇采用徽派建筑特征,构思精巧,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融石雕、砖雕为一体。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文房四宝独具一格,它既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又为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今天,中国正处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新时期。了解过去的中国优秀文化,正是为创造未来的新文化。这对于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文化遗产来自民众,也只有置身于民众之中才会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上面临着后继乏人的难题,为了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非遗技能传承非常重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让更多人有机会赏非遗、识民俗、学习中华文明中的精髓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与灵魂、独特的精神标识、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出去”的不竭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走进马鞍山非遗馆、文房四宝小镇,深入了解当地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本土非遗特色项目。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我们通过本次实践对当地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同时通过小规模、互动式宣讲以及撰写文章投稿网站等网络宣传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非遗文化、明白传播发展传统文化的意义,一定意义上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