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沦为流浪汉,折射生存教育缺位
苦寻16年后,廖银超的父母终于找到了他。16年前,廖银超在自己就读的四川某医科大学未拿到毕业证,一气之下前往广东等地,隐姓埋名,打工流浪。为了寻找廖银超,母亲精神出现问题,父亲也想过自杀。廖银超的故事并非孤例。据志愿组织“让爱回家”统计,仅2019年一年,经其帮助的流浪人员中就有46名大学生流浪者。
“医科大学生16年流浪街头”看到这条新闻标题后,不免令人唏嘘。根据《2000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显示,彼时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12.5%,高等教育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仅为4.95%。毫无疑问,那个时代大学生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廖银超的个人经历固然有其特殊之处,比如家境贫寒、个人又身患重疾,这是客观环境对其个人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但是根据该志愿组织统计,在其帮助的4000多名流浪人员中,其中救助的流浪大学生不在少数。从该组织给出的数据中,不难照见,大学生沦为流浪汉的背后其实存在着更加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原生家庭的经济困境或者不幸遭遇造成的生存压力。根据“让爱回家”公益寻亲网创始人张世伟在采访中讲述的个案来看,被救助的大学生流浪群体中其原生家庭多是农村背景,因在校期间成绩不理想导致不能按时毕业,默默离开校园走向社会。但是四年的校园生活造成他们与社会脱节,一方面求职屡屡碰壁、事业不顺;另一方面,农村出身的大学生普遍背负着父辈或长辈们对于他们脱离“农门”的期待,把改善家庭经济困境和提升生活质量寄托于他们身上,当他们无法顺利完成学业,抑或毕业后无法找到一个更好的出路,往往受到打击,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最终迫于生计走上流浪道路。
其次,暴露出当前高校教育中重学生的知识教育,轻生存教育。根据报道中提及的个案来看,一些大学生流浪者在接受救助初期对工作人员的帮助非常排斥,不敢面对亲人,不敢正视现实生活。这一点并不难理解,从心理层面出发,他们很难接受从一个大学生到流浪汉的身份认知落差。我们应当反思当前的教育,在校期间是不是过于看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考察,而忽视了对学生生活教育甚至生存教育的关心。分数高,就能代表其毕业后能够具有很强的社会生存能力吗?毕业后就能适应快节奏、高速度的社会发展吗?从这些流浪的大学生中看,并非如此。
最后,回归到家庭层面中来,家庭是一个避风港,家庭教育对个人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实情况是,很多农村家庭对于大学生有种偏离实际的幻想,认为考上大学就算吃上体制饭,捧到金饭碗。笔者也是农村出身,亲耳听到过一些农村父母这样对孩子讲,“考上大学就轻松了”“某某家孩子大学毕业包分配工作,月入好几万”……一些农村家长驱动供孩子上学的功利性目的十分强,家长重考试成绩,轻生活教育和生存教育,把考大学与经济利益过度捆绑,导致压力层层传导到这些农村大学生身上。
于个人而言,也应该悦纳普通的人生,理想深处,我们可以追求卓越与不凡,但不可强求。生活应当直面现实,需要承认,这个社会上多数人都是平凡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应该重视对大学生的生活和生存教育,对成功的冲动和成名的想象抱持一种平常心。
时间:2020-05-03 作者:大学生热点网 来源:大学生热点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