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热点网

从《论语》看孔子谈学习

孔子是(前551一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取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后没落,少时“贫且贱”。孔子十五岁立志求学,既没有进过大学“辟雍”,也没有上过“乡学”,且“学无常师”,但他博学而多才。约三十岁,于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颜路、曾子、子路等是最早的弟子。五十岁任鲁国中都宰,继升司寇。不久去职,率弟子历游宋、卫、陈、蔡等国,凡十四年。志欲改良时政,复兴周礼,自谓“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然终不见用,六十八岁重返鲁国。政治上仍不得志,乃专力从事讲学和著述,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直到逝世。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弟子达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余人,为我国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教育家。  
1.立志向学。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的贵族,孔子的父亲就是叔梁纥。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孔子出生不久,父亲叔梁纥死,葬在防山。为了避讳,颜征在携孔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十分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病亡。在同邑人挽父的母亲指点下才找到父亲的墓,然后将父母在防山合葬。《史记》还记载这么一件事:“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意思是孔子母亲死后,孔子服丧腰间系着麻带,这时季氏宴请士人,孔子随同前往。阳虎斥退孔子说:“季氏宴请的是士人,没人请你啊。”孔子因此退去。由此可见,孔子少孤,又为外庶子,不仅不能继承其父亲的贵族身份和家产,而且很早就出外打工,作过多种贱业,诚如孔子自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在幼年、少年、青年时期的生活极其贫困且备受歧视。在这种社会背景和环境下,如果从小没有立下宏大的抱负和远大的志向,是不可能有今天还让人瞻仰的孔子的。正如孟子所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王阳明在《静心录之六·续编二》说:“学本于立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  
2.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就是一个人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所以孔子认为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3.不学无以立。《孔子家语·致思》记载:孔子谓伯鱼曰:“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惟学焉。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饬。不饬无类,无类失亲,失亲不忠,不忠失礼,失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饬也;近而愈明者、学也。譬之污池,水潦注焉,萑苇生焉,虽或以观之,孰知其源乎?”鲤是孔子的儿子。用现代汉语说,就是:孔鲤啊,我听说可以使人终日不知疲倦的,只有学习才能如此啊。一个人容貌和身材再美也不值得炫耀,勇气和力量再大也不能让所有人惧怕,祖先和家族再尊贵,也是不足以跟他人夸耀和宣扬的。而最终名声远扬,闻达于四方,流芳百世,难道不是学习的作用吗?所以君子不可以不学习,就如君子不可以不端正自己的容貌一样,否则形象不佳,就容易失去自己的亲人以及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容易失去了忠诚,就容易失去礼仪。那么失去了礼仪,就失去了立足社会的根基,人就无法无法与人交往。人站在远处就让别人感到容颜焕发,精神奕奕,那是注重外表修饰的结果;而与之相处后更觉他明白事理,充满智慧,这就是学习的结果。  
《论语·季氏》记载:陈亢问于伯鱼,伯鱼就是孔子的儿子孔鲤,陈亢问于伯鱼说,“子亦有异闻乎?”即问孔鲤,孔子作为你的父亲,有没有给你这么一个儿子一些特别的教授,那么孔鲤就回答说,没有,只是有一二次,我经过庭院的时候,遇见了父亲,那么父亲问我说“你有没有学诗?”我说:“没有。”那么父亲说“不学诗,无以言。”从此之后我就开始学诗了。又有那么一次,也是路过庭院,遇到父亲,他问我有没有学礼,我说没有,他说“不学礼,无以立。”那么我回去之后就开始学礼了。这个陈亢,退而喜曰,我闻一而得三:一不学《诗》无以言;二不学礼,无以立;三君子远其子。《诗》所以会言,是因为古人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不是直接说出来,往往用委婉的句子表达。《礼》是日常行为规范,在《论语·为政》中孔子就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仪去规范人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君子远其子,就是指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无亲疏远近一视同仁,对儿子没有偏爱,没有特殊照顾和过分关照。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学《诗》是为了学会说话,学会表达;学礼,是为了立身,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
4.对于自己对学习的喜好,孔子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思是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学习可让人扬长避短,抑祸就福。他曾对子路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蔽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来!我告诉你。爱好仁德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会变得愚蠢;爱好聪明才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放荡不羁;爱好讲诚信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害己害人;爱好直率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伤害人;爱好勇敢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子路是孔子最亲的学生,孔子说“我的主张如果行不通,就乘木伐子到海外去。那时跟随我的怕只有仲由了。”他一生对孔子忠心耿耿,在他63岁的时候,遇到了卫国内乱,卫国的蒯聩为了把自己的儿子赶下台,与当时的大夫李悝勾结发动了政变。这原本是别人的家事,但是见义勇为的子路却看不过去了,直接义愤填膺的找到了蒯聩,质问他怎么能够用李悝这样的人。结果蒯聩根本不听他的,还命手下的人把他围住了。混乱中子路的帽子被击落,此刻的他早已浑身是伤,结果子路依然从容的带上了帽子,幽幽的说道,看吧,君子是正冠而死的。最后被人剁成了肉泥,死状十分凄惨壮烈。这就是“君子死,冠不免。”故事的由来。孔于在《论语·先进》曾评价子路:“若由也,不得其死然。”之后又说“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孔子一语成谶,对子路的死悲伤地说::“嗟乎,由死矣!”他太了解子路了,他了解他的忠,“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也了解他的勇,知道双方势力的悬殊,所以他知道子路死定了。这也是心有灵犀吧。子路的死,对孔子打击太大了,第二年孔子也去世了,时年73岁。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子路尽管经过孔门的洗礼,但身上的野气始终未能脱除干净,故孔子说他只是升堂,而始终未能入室,也就是子路始终未能成为儒雅君子,以至最后未能善终。  
5.学要持之以恒。《论语·子罕》记载: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意思是: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孔子就是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论语·雍也》记载: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孔子批评冉求,如果你真是力量不够,走到半道才会走不动的,现在你却没走就想停止。  
6.《论语·述而》: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孔子说:“圣人,我是没有机会见到了;能够见到君子,也就不错了。”孔子又说:“善人,我是没有机会见到了:能够见到有恒的人,也就不错了。明明没有却装作有,明明空虚却装作充实,明明穷困却装作豪华,要做到有恒,是多么困难啊!”孔子讲没机会见到圣人,说见到君子就不错了,说明圣人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因为古时只有尧、舜、禹、周公尊为圣人,他们都先于孔子,所以孔子说他不曾见得。但他并不因为他没有见过而放弃人生理想的追求,因此他说能见到君子就不错了。君子通过不断学习、修行,就可成为圣人。然后讲他没机会见到善人,说见到有恒的人就不错了。善人是指行善有成的人,他们不仅行善,而且有恒,这样的善人几乎很难找到。但孔子从来都是正面、积极地面对人生,所以他说能见到有恒的人就不错了,鼓励学生们在学习上、修为上能持之以恒。接着孔子喟叹现在的人明明没有却装作有,明明空虚却装作充实,明明穷困却装作安泰,这样的人要做到有恒,哪比登山还难啊!  
孔子先说未见圣人和善人,接着说做到某种程度也不错,这就是他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知道追求人生理想很艰难,但也不能被困难所吓倒,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努力学习,完善自己的人格。  
7.要发愤忘我,惜时如金。《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还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过,过失。及,赶上。意思是多给我几年时间,让我能在五十岁时钻研《易经》,就可以不致有大的过失了。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这是对时间流逝,时不待我的喟叹。他觉得真正有志于学的人,应当有着唯恐学不到、唯恐学不会的紧迫感。“学如不及”,体现的就是这种为学不知满足的紧迫感和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我们常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也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论语·公冶长》记载: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翻译过来: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可以雕刻。用脏土垒砌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没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人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如此而已。”  
8.学以致用,服务社会。《论语·子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的意思是,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务,他却搞不懂;派他出使到四方各国,又不能独立应对外交。虽然读书多,又有什么用处呢?书读得好,拥有渊博的学识,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光有书本知识而不能用自身知识去进行实际操作,不能用理论支指导实践,结果只能是“行动上的矮子”,是不可能做好事情的。赵括纸上谈兵就是很好的例子。  
9.学无常师。“学无常师”,出自《论语子张》。原话是“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翻译现代文的意思是: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跟谁学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文化礼制并没有失传,还在人群中流传。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够贤能的人只了解它的细枝末节,什么地方都有文武之道。我们老师什么地方都可以学习,又何必也要有固定的老师呢?”孔子自己说“郁郁乎文哉,无从周”,“不复梦见周公”,对周朝的礼乐制度可谓推崇备至,子贡所说可以是一个总结。至于孔子学无常师也常有体现,如孔子问礼、访乐,问官、学琴都不辞劳苦,虚心求教,“入太庙,每事问”。  
学无常师,需要有一颗谦逊的心。  
10.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姓孔名圉,“文”是谥号,“子”是尊称,卫国大夫,聪明好学而又谦虚,事卫灵公、卫出公。据《左传》记载,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冬天,卫国太叔疾逃到宋国。当初,太叔疾娶了宋国子朝的女儿,她的妹妹随嫁。后来,子朝因故逃出宋国。孔文子就让太叔疾休了子朝的女儿,然后把自己的女儿孔姞嫁给了太叔疾。但太叔疾却派人把他前妻的妹妹引诱出来,安置在“犁”这个地方,还为给修了一所宫殿,就好像他的第二个妻子。孔文子为此事大为恼怒,准备派兵攻打太叔疾。孔子劝说孔文子打消念头。最后孔文子把女儿强行要了回来。孔圉应死于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或稍早(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子路曾担任过孔圉宰,孔子因而为之命谥。有传他在男女作风上不怎么检点,作为一个臣子,孔文子攻打国君是以下乱上,还随意地将女儿嫁来嫁去,都是不符合礼的行为,所以子贡对他死后被授予“文”这一谥号大为不解,于是就去问孔子。孔子就告诉他,孔文子这个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由此孔子也是就事论事,不搞全盘否定的。  
11.教学相长,学思结合。《论语·子罕》记载:“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意思是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有一个粗鄙的人来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从他所提问题的正反两头去探求,尽了我的力量来帮助他。”  
12.专心致志。《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朱熹集注:“盖心一于是,而不及乎他也。”《韶》乐,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孔子认为,《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尽善尽美。相传歌颂周武王的乐舞为《武》乐。孔子认为,《武》乐是“尽美矣,未尽善也”,尽美不尽善。美指形式美,善指内容善。孔子在听《韶》乐时,却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浮想联翩,整个身心沉浸在舒坦的、宁静的、甜美的享受中,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真是赤子之心也!  
13.毋臆,毋必,毋固,毋我。就是要求我们无论对待学习,还是对待处事上,我们一定要做到不臆测,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14.多闻多见而阙疑。《论语·为政》记载:“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意思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学无止境,即便博学,仍有不能完全了解之事,这就要求存疑,是需要继续探索的。  
15.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朱熹说:“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论语集注》)从普遍的意义上看,一切历史与现实的文化构成都是可以为后人所用的“故”,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统摄了孔子对待整个传统、对待一切知识形态的态度。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一个人面对现实要知新,就必然要运用已有经验,也就是必然要温故;而任何温故都是在新情境下的温故。时空的变化是必然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所以也就必然地蕴含着知新。知新是个人面对新的时空、新的言说对象、新的事件时,对已有经验的或因循、或批判、或创造的运用。
时间:2020-08-06 作者:大学生热点网 来源:大学生热点网 关注:
校园美文推荐
鲁迅美术学院校花张彤鲁迅美术学院校花张彤
安徽合肥红十字卫校校花阮汐儿安徽合肥红十字卫校校花阮汐儿
西安医学院校花马晓娥西安医学院校花马晓娥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花吴倩怡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花吴倩怡
音乐学院校花何金洋音乐学院校花何金洋
回顶部大学生热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