羑河岸边说“民”
老明在羑河边遇到老文,问:听你说小谷院老早以前是村里的老学究们搞考证的地方,他们考证出什么呢?
老文说:就是搞清古典文本中字词的本义和引伸义,也就是训诂、小学,他们认为,少数民族之所以能入主中原,是因为中原对古典的解读出了问题,要追本溯源,把每一个字词的原本意义搞清楚。
老明问:啥样?
老文说:很多字词的音、义搞清楚了,很多古籍能通读了,这是许多人的功劳,没听说咱石林黑塔村小谷院的老辈人考证出什么,或许是岁月久了,人们说不清了吧。
老明问:啥考证的?是不是根据不同书本上的文字校勘?
老文说:基本上是。俺问你一个事,你知道武大郎卖的是什么吗?
老明说:没注意。《水浒》上说的是炊饼,是不是烧饼?
老文说:不是。告诉你吧,那东西现在叫馒馒,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老明说:有点意外。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老文说:宋代只要是面做的东西,就称为饼,馒叫蒸饼,后来为了避皇帝的讳,改叫饮饼,再后来叫蒸馒,接下来叫馒馒。
老明说:原来如此。难怪村里有的老人把馒馒叫蒸馒哩。
老文说:当初能做蒸馒的人不多,所以武大郎能租的起两层小楼的独院,娶上美女潘金莲。现在老太太们才会蒸馒,年轻人大多不会了,吃馒靠买。也有人在城里蒸馒馒卖,也买起了楼,娶了媳妇。
老明说:咱们小谷院的先人,考证馒头的流变?
老文说:俺只是打个比方么。考证的是古典文献中每一个字的来历。这一段时间我关注了一下“民”字。你说,民,是什么?
老明说:当然指老百姓了。
老文说:这是后来的说法,当初可不是这样。民的最初含义,你肯定想不到,你查查手机。
老明查手机。
老文说:你说道说道。
老明大段的念:甲骨文中的民,上部像一只眼睛,下部像针在刺眼睛,致使一目盲,疑即“盲”的本字。西周金文字形与甲骨文大致相同,部分字形眼目之中已没有瞳孔,突出“民”字为盲目之民。
“民”字为什么要刺一目而“盲”?大概在甲骨文时期,这些“民”,或许是有罪之人,或者是“俘虏”,或是贵族的奴隶。郭沫若在《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中说:“民与臣两个字,在古时候本都是眼目的象形文。臣是竖目,民是横目而带刺。古人以目为人体的极重要的表象,每以一目代表全头部,甚至全身。竖目表示俯首听命,人埋着头,从侧面看去眼目是竖立的。横目则是抗命乎视,故古称‘横目之民’,横目而带刺,盖盲其一目以为奴征,故古训云‘民者盲也’。”
在周代金文里,“民”的字义已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引申转借为被统治者统治的“人民、百姓”之意,“民”原来的盲义已失,故另造了“盲”字。自古以来,统冶者都把“民”视作有眼无珠,蒙昧无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后来又产生了“氓”,表示由别处逃窜而来的“民”。
老文说:这是传统的说法。
老明说:俺想,你前不久说,我国农业生产不大可能存在奴隶制,可能直接从集体劳动过渡个体劳动,就象咱们年轻时经历过的。因此你认为“民”指奴隶有点勉强,是不是?
老文说:你继续说。
老明说:《诗经·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左传·成公十三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易·系辞下》:“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诗经·大雅·假乐》:“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
老文说:甲骨文的民是被刺眼睛,但金文小篆“民”字从尸从氏。“尸”意为“身体不动弹”,引申为“不迁徙”。“氏”意为“国族”、“族”。“尸”与“氏”联合起来表示“土著”、“本地常住人口”。这中间的跨度也太大了。我们返回来看“民”。
“民”字在甲骨文中看似像眼睛被刺的人,但也以理解为光明进入人的眼睛中。就这个意义上说,民,就是受到阳光照射的人,看到光明的人,也就是受到了上天垂青的人。
老明惊异的表情。
老文继续说:“民”是个象形字,甲骨文中有的写法像草芽,是草萌生的意思,表示对君上的顺从。所以“说文”说“民”就是“萌”,也指民众象小草一样。俺记着“民”出现在盘庚中,俺也看看手机,看看盘庚如何说动人的。
老文看了一会儿手机说:盘庚想迁都,先作动员报告,说“古我先后罔不惟民之承。”“视民利用迁。”“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对于“民”,盘庚先是谆谆劝导,没有强迫命令,这些“民”可不是今天所说的“民众”,而是商王朝的贵族,有的说不还是商王的长辈。你想一想,盘庚对这些人讲话,自然只能先说好话,然后搬出天神和祖先威胁这些人,要是面对奴隶们、甚至战俘们,一个至高无上的王,会这样说话么?
老明说:肯定不会。
老文说: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率吁众戚出……,贵族不出面,奴隶出面反对,不合理呀!这里,民与众不同。
所以古书很多地方说的“民”,其实指的是贵族,好多古典中的“民”,只能从这方面理解,这样,很多关于“民”的事,就说清楚了。比如《老子》中的许多“民”当作贵族、诸侯解才正确,如“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对于老百姓,因为有“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的说法,这也说明民与百姓有异。
《诗经》上有“宜民宜人,受禄于天。”《毛传》:“宜民宜人,宜安民,宜官人也。”说明最初人和民是分开的,后来合为一体,也是事实使然。贵族们后来降为皂隶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民”的应用范围就扩大了,再后来,任何人都要交税,所以民就泛指民众了,因为之前只有贵族才交税。“民”和“人”的界限消弭后,进而出现“人民”一词。
老明说:想不到“民”的古今流变这么复杂。那,现在的许多说法,如果按本义解释,比如以民为本,恐怕很难让人接受……
老文说:要与时俱进么,现的民当然只能指人民。俺说的是民的古义。
老明说:您的说法有一道理。不过俺还是认为“民”自古以来就是指大众。
老文说:俺刚才说的,只是一家之言,但可以说,这一点连有清一代人也没能考证清楚,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他们没有见过甲骨文。难点在于如何把“民”最初的字形和考证的含义统一起来。对了,刚才说,金文“民”字从尸从氏,如果尸是眼睛的简化,毕竟“民”一开始就和眼睛不分,那么,民就是氏族的眼睛,也就是氏族的代表,这样,“民”最初作为贵族的含义就有了合乎逻辑的解释。毕竟贵族是从代表氏族的人中演化进来的。
老明说:那,眼睛下面的东西就不应该解释为箭、阳光什么的,直接解释为氏族就好了,这可是个更新鲜的说法。
老文说:查查“氏”在的甲骨文象什么?
老明看了会手机,说:氏的甲骨文应该没有,但金文大篆确实和民相像,只要把上面的一撇换成眼睛就是民了。
老文说:这么说,原来民一开始就是代表氏族,含有大家的意思。
老明说:你把一个字弄清楚了,一定有成就感。
老文说:要真正把这其中的源流搞清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这和传统的解读有很大的差别,还有俺连你还不能说服。做好了,顶的上博士论文了。
老明说:你就这么说吧。
两人在羑河岸边继续热议。
比如对“小国寡民”的解读。老文认为:“小国寡民”中的“国”应该指由不同氏族部落组成的诸侯国,一个诸侯国里的氏族部落大了,就会威胁到诸侯国;一个诸侯国大了,就会威胁到王朝。所以说,要想使王朝平安,一定不能使国大,要想使诸侯国平安,一定不能使“民”大,总结起来,就是“小国寡民”。
“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就是说氏族要安分守已,这倒和刚才说的金文小篆“民”字从尸从氏,“尸”意为“身体不动”,引申为“不迁徙”“土著”,“氏”意为“国族”、“族”对的上了。
老明说:诸侯由同姓氏族组成,
老文说:氏族会分化的。三家分晋就是众多“小寡民”做大了,然后用武力把晋国分了,原来晋国还有六家卿呢……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说这些小氏族不要往来,不要联合,不然……
又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按孔子的立场,“民”是自由民,包括没落诸侯子弟,因为这样的人才有财力接受教育,就这还认为让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在做什么。……
羑河静静的听着她的子民的言语,追溯古义,但也要关注当下。
时间:2020-08-30 作者:大学生热点网 来源:大学生热点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