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热点网

技改能人罗继达

  
一泓清水从草木蓊郁、四季葱翠的将军山迤逦而来,一路蜿蜒,不拒细流,穿过连城宣纸制作工艺鼻祖蒋少林的故乡元甲,进入姑田上堡,此时的一泓清水,已成了流量不小,养育万余子民的姑田溪。从丰头过度到牛栏桥,姑田溪毅然决然的将上堡一分为二,溪的两边就叫溪边,罗姓、蒋姓、赖姓、陈姓……在此聚族而居,繁衍生息,于是有了罗屋、蒋屋、赖屋、陈屋……  
1932年,罗继达出生在罗屋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敦邻睦族、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朴素的家风,使他从小就乖巧友善、正直谦让、勤恳踏实,并与宣纸结下不解之缘。  
自蒋少林从元甲迁居上堡东洋,上堡的造纸业蓬勃发展,历数百年至民国后期,上堡的纸槽遍地开花,星罗棋布,有数十槽之多,占据姑田宣纸产业的半壁江山,一半以上的人口从事与宣纸相关的工作。站在罗屋祠堂前往溪对面看,是赖屋、蒋屋,青砖黒瓦的人家背后是大片的山垄田,远处是缓缓的山坡,是小山包,与更高更远的青山连接,小山包间是沟壑,撕裂田垄,直达姑田溪,有人家的地方,沟壑被鹅卵石、三合土归置成整齐规范的水渠,纸寮就建在渠边,水车就安装在渠水的入溪处,这里便有大大小小的碓纸料的碓寮。每天天刚蒙蒙亮,碓寮里都会传出沉闷而有节奏的碓碓声,此时的溪边,都是披着晨露,挑着纸料赶着上碓寮的人们。母亲也上碓寮。小时的继达很警醒,常常是母亲一动,他也醒来,兴高采烈的要跟着母亲上碓寮看碓料,母亲甩不脱时,只好让他跟着。他还喜欢站在大门的门槛上往对面的山坡展望,一年当中,有近半年时间,山坡上总是铺着洁白的圆饼子,他不知道那是什么,问父亲,父亲说,那是花边。当地人把光洋叫做花边。那是钱哪,他百思不得其解,父亲说,那是竹丝饼,铺在山坡上天然漂白,是做宣纸的料,姑田就是靠做宣纸赢得“金姑田”的美誉的,那不是花边又是什么?继达凝望着一大片耀眼的竹丝饼,底色是青枝绿叶,顶上是蓝天白云,底部是金黄的稻谷和错落的人家,这幅图景,让他忽然对竹丝饼有种向往,并生发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于是,他的童年,最常见的是跟小伙伴们钻进纸寮、碓寮里玩耍,他喜欢看捞纸师傅将纸帘盘插入纸浆中,捞纸浆,吐纸浆,如此三次,一张纸就成了;他喜欢听焙纸师傅从纸焙上将焙干的宣纸撕下来的清脆的刺啦声;他喜欢抚摸用松针制作的焙纸纸刷,感受它的整齐柔润;他喜欢冬天猫在纸焙前那温暖的感觉;他渴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手握亮闪闪的锋利无比的裁纸刀,暗暗使劲,滞涩的刀锋下,一大沓纸边齐刷刷的落下。  
十三岁那年,罗继达如愿进入纸寮,纸寮里有两个工种适合半大小伙子干,一种是汶槽,即用木耙子将纸槽中的纸浆搅和,一种是扛尾,即协助捞纸师傅稳定纸帘盘,两种活计都不重,但时间长,工钱微薄,想成为捞纸、焙纸师傅,基本要从这两种活计干起。继达也汶槽、也捞纸,他干活卖力,不怕吃苦,脚麻了,手肿了,他都不皱一下眉头,不咧一下嘴,用热水敷一敷就好了。他还肯动脑,爱琢磨,汶槽除了用耙,他还用棍,搅纸浆更快速,更均匀。从废弃的纸帘上拆下帘丝修补纸帘,他也能很快修好,在纸帘盘上安个活扣、计数码什么的,更是不在话下,用师傅们的话说,纸寮里的事,他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不出几年,纸寮里的手艺,他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他如此这般的做法,别的纸寮也有样学样,年纪轻轻的罗继达,成了上堡纸业的小名人。
土改过后,局势稳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建国初萧条了小一阵的纸业又兴盛起来,1955年,在“造纸工人合作生产组”基础上,上堡成立了“纸业生产联合社”,周宏宇出任负责人,20出头的罗继达成了周宏宇的助手。此前的纸业,虽有“工合组”,但基本还是各干各的,一槽也是一个纸寮,两三槽也是一个纸寮,到处都是纸焙,不单耗费大量的芦萁柴,众多烟囱冒出的黑烟更是把半边天空搅扰得阴郁憋闷。罗继达提出了合并纸寮,建长纸焙,改烧大柴的构想,得到周宏宇和加盟业主的一致赞同,继达画出图纸,融合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后确定建设方案,并主持建设。长纸焙建成后,改一头烧火为两头烧火,大柴火热焙更快,火力更均匀持久,上焙的纸由原来的几张上升到十几张。烧芦萁柴需专人伺候,烧大柴则只需兼顾,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烟囱少了,吐出的也不再是浓墨般的黑烟,天空又明净亮丽了,当年,罗继达被推选为全国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先进个人,光荣的进京领奖。  
不久,罗继达继任上堡纸业社主任兼曲溪社技术指导,此时,姑田区正蓬勃开展纸业技术革新,罗继达和族弟罗火旺等到邵武、南平参观学习,回来后,琢磨如何改进捞纸技艺,罗继达从牵引米砻的丁钩手柄上获得启示——有人在丁钩手柄的抓手处用悬索固定,砻米时,丁钩不易跑脱,省时省力。纸帘盘是不是也可以垂绳固定,不需“扛尾”,由一人操作?技改方案提出,捞纸师傅均将信将疑,由于怕生产出的纸不符合标准,并影响计件,大家都不敢尝试,罗继达动员族弟罗火旺亲自操控,并动员“众家猪屎撑”,大家腾出一些计件给罗火旺,解除他的后顾之忧,于是,罗火旺的纸帘盘加装了悬索,他一人操控纸帘盘,前推吃浆,身前吐浆,倒挖吃浆,掀盘去浆,一遍又一遍,注意控制角度,把握深浅,找准力度,经反复尝试,终于可轻松自如的操作,其他纸槽也纷纷改装,尝试,均悉数掌握要领,不久即普遍推广,终于废除了延续几百年的用童工“扛尾”的历史,罗火旺因此被评为全国“技术革新能手”,到北京参加群英会,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接见。  
罗继达担任了一届上堡纸业社主任后,因故离开造纸业长达十多年。虽然离开纸业,他却关注着纸业的发展,1970年,上堡大队成立纸业队,并利用搬到莒溪的红卫纸厂旧厂房建厂,罗继达应邀筹建。那时,罗继达了解到四川、安徽等地已有用钢板替代三合土做纸焙的技术,于是,提出更大胆的设想,建设超长钢板纸焙。为了解决钢板受热过快,火候不好掌握,易使纸张焦黄的缺陷,他和几个师傅一道,在钢焙后面加装闭合式水槽,发挥滚水导热快,水温均衡、持久的特点,使一面将近20米的长纸焙,可容好几个焙纸师傅同时上焙,并大大提高了一等纸的焙出率,也提高了队办企业的收入。到1972年,当地的纸焙,大多改为钢板的。  
后来,由于竹麻成本提高,宣纸利润大幅压缩,罗继达等人尝试引进长汀的楮皮造纸技术,从长汀、江西等地调运大量楮皮,结合姑田已有的快速漂白技术,造出了第一批皮宣纸,纸张的拉力、柔软度、洁白度、润墨性等均不亚于竹宣纸,为姑田的皮宣纸厂的成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罗继达一直希望自己的四个男孩中有人继承造纸技术,但孩子们要么读大学后在外地工作,要么搞设计做工程,直到2006年去世,也没有如他所愿,但孩子们却实实在在的继承了流淌在他血液里的工匠精神,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小有成就,这也是对他的在天之灵的最好告慰吧。
时间:2020-11-03 作者:大学生热点网 来源:大学生热点网 关注:
校园美文推荐
鲁迅美术学院校花张彤鲁迅美术学院校花张彤
安徽合肥红十字卫校校花阮汐儿安徽合肥红十字卫校校花阮汐儿
西安医学院校花马晓娥西安医学院校花马晓娥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花吴倩怡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花吴倩怡
音乐学院校花何金洋音乐学院校花何金洋
回顶部大学生热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