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热点网

万吨煤车旁说天下

新年第一天,老明回村过年。下午,老文和老林一起找老明。  
三位昔日的老同学,漫步在铁路边,一边走一边说。  
他们看到昔日的学校,处在不远的一个小山岗上。老文感叹,说:当年咱们在那里上初中时,学习成绩是前三,是石林黑塔村红星中学的三个星,现在在众多同学中,已泯然众人,生活、事业不足谈,只能聊一聊天下了。
之前老文将前几天和老林闲聊的话,在手机上和老明说了,说三皇五帝是不同时期部落的代表,代表先进技术、文化,并传播到四方。夏,理水;商,文字,青铜;周,礼法。如《诗经》说的:“惠此中国,以馁四方”。但是老本也不能老吃,要与时俱进,不然会被后来者所替代。  
西方从传说中认定自己的历史,中国则是有相应的遗址,因为没有相应的文字,众多遗址不好确定,都在夏、商代打圈子,为何不在三皇五帝上想?  
三皇五帝深深的留在民族的记忆中,后来,发明创造归于社会,国家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各个时代的风流人物……  
老明在手机中说:风流人物的得失,要从“天下观”上看。  
老文说:到底是历史老师,这个角度好。  
老明说:我很忙,你收集这方面的材料,过年时咱们再好好聊聊。  
于是,这些天老文收集相关材料。  
一列长时间轰隆隆的万吨煤车过后,老文说出这些天就“天下观”的材料收集整理结果:  
中国古代的圣贤多以“公天下”为理想社会,为追求目标。  
一部中华天下国家史,就是一部“公天下”与“私天下”的争斗史,就是一部“公天下”从理想到现实的实践史。  
殷墟甲骨卜辞中,“中商”、“四方”、“四土”等词频繁出现,表示商人认为自己位于被东土、西土、南土和北土所环绕的中土,形成了“天下”的最初雏形。  
西周早期,“天子居中国,受天命,治天下”。将中原作为天下中心的“中国”概念出现。  
天下有了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狭义的天下等同于“九州”,即大禹对天下的划分;广义的天下是“九州+四夷”  
秦始皇:完成了大一统;将“中国”的疆域扩大到了比“九州”更大的范围。  
天下与列国的治理是完全不同的。管仲曰:“以家为乡,乡不可为也;以乡为国,国不可为也;以国为天下,天下不可为也。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老子也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天下有公天下与私天下之分。  
“公天下”一般指尧、舜、禹三代,部族联盟首领的产生方式是“禅让制”。  
夏启继承了禹的王位。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传子取代了传贤,“私天下”(“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公天下”建立的基础是“选贤与能”,“私天下”的建立基础是“世袭制”。  
关于“公天下”,孔子在《礼记》里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即“传贤而不传子”的“王天下”;姜子牙在《六韬》中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即姜太公在说服周文王实行讲仁义道德的“家天下”。  
在古人的观念中,“公天下”与众多诸侯国四分五裂的列国“私天下”相对。  
列国并存的天下,从天下角度来看,是一个最坏的“私天下”;列国注定“更相征伐,未尝暂宁”,人民必然“人毙锋镝,月耗岁歼”,是公羊春秋“三世说”所说的“据乱世”。  
现实中,公私天下的关系是复杂的。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废除了皇帝以下官员的权力世袭制,只保留了皇帝的世袭制,是“私天下”。但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柳宗元认为: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在个人动机上仍是为私,但在实现和维持统一这一功能上,却成就了公、抑制了私。  
也就是说:秦始皇以来,凡是统一的时代,是“公私兼顾”的天下。  
老林说:这结论,让人难以接受。  
老明说:听他继续说,其实这也不是新说法。  
老文说:公天下概念形成了“天下—国—家”的包含秩序,伦理解释则形成“家—国—天下”的外推秩序,两者形成互相解释的内在循环。  
风流人物以统一、维护天下为已任,秦皇、汉高、汉光、唐宗、宋祖、成吉、明太、清太为统一天下,汉武、唐宗、清圣为治理天下。同是割据一方,因天下观的不同,历史评价就不同,曹操比宋高宗的评价要高。  
但历史的循环,使人们对“秦式”的天下产生了怀疑,尽管柳宗元认为: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明清之际,思想家对天下观念进行了反思。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将“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的君主制斥之为“天下之大害”。  
论述详细的是顾炎武。在《日知录》指出:“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换王帝,易国号。失去仁义道德即文化是亡天下。保国由王帝及大臣去谋划,但是“天下”的兴亡,那怕是赶车人也有直接责任。后来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认为,封建与郡县各有利弊:“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于是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在“定于一”的前提下,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相结合的治理原则。即“皇权不下县,地方自冶”。实际上,宋代以来新儒学重视乡约、宗族建设的地方自冶“下行路线”,在“制”与“政”之间寻求某种动态平衡。  
王夫之对秦始皇根本否定和彻底贬斥,但他还是认为秦始皇废封建、设郡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提出“天假秦皇之私以行其大公”。“……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哉!”  
章太炎甚至希望通过封建藩镇来重建公天下:“复封建以救亡”启发了日后的“地方自治”论和“联省自治”论。  
上述是儒家的认同、批判、修补大一统天下观的体现。  
儒家自诞生之日,确立“从道不从君”的基本原则。从先秦至晚清,儒家一以贯之地从道的要求出发对君主加以规劝、批评与约束的态度,防止秦式“公私兼顾”的天下变为“私天下”。儒家十分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力图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境,目标就是希望天下成为公天下,成为一个人人皆为君子圣贤的道德理想国——大同之世。  
现实中,儒家也对社会进行改良,突出表现是每个朝代都能出现改革家:汉之一系列政论家、唐之一系列名相、宋之王安石、明之张居正……  
专制下的大一统,国泰民安是公天下,否则是私天下。分裂更是私天下。  
明末的事实也证明,儒家土大夫团体已不能担任维护天下的重任了。  
晚清以来,面对西方的冲击,儒家的天下观日益丧失市场。  
老林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用什么方式表现出来?  
老明说:人人尽其责。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代表。  
老文说:俺认为,当下国际乱,思想家、战略家、实干家首当其冲,风流人物首先是有正确思想的战略家、实干家。  
老林问:为何?  
老文说:思想指导战略,战略统帅其他各家。  
老明说:说个例子。  
老文说:开国领袖团体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风范。以共和国的“十大元帅”来说,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才能在旧制度下高官厚禄,有的已经是了,但他们以“天下为公”的襟怀投入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和他们同一时期的不同阵营的军人,指导思想错误,就不是他们的对手了。  
老林说:现在?  
老文说:当下世界各国的抗疫过程,显了不同的思想、战略、战术的差别。正如新年贺词上说的: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有逆行出征的豪迈,有顽强不屈的坚守,有患难与共的担当,有英勇无畏的牺牲,有守望相助的感动。从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从科研人员到社区工作者,从志愿者到工程建设者,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青年一代,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  
老林说: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都是时代的风流人物。  
老明说:中国之路是这么走过来的。  
老文说:是中国思想、中国战略、中国人民的胜利。  
铁路两边大部分是各种房屋,但仍有大块的麦地,在冬日里尽显绿色,当年咏“田野里,冬麦雪中绿”的同学相聚,重咏《沁园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万吨煤车又来了一列,轰隆隆的在三人身边走过。  
老明说:这条路上,走过远古的人,走过封建的牛车,现在走万吨煤车,都意味的不同的天下……  
老文说:每个时代都有风流人物,体现的是什么样的天下观。
时间:2021-01-03 作者:大学生热点网 来源:大学生热点网 关注:
校园美文推荐
鲁迅美术学院校花张彤鲁迅美术学院校花张彤
安徽合肥红十字卫校校花阮汐儿安徽合肥红十字卫校校花阮汐儿
西安医学院校花马晓娥西安医学院校花马晓娥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花吴倩怡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花吴倩怡
音乐学院校花何金洋音乐学院校花何金洋
回顶部大学生热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