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热点网

大寨之行有感

女儿的对象是山西省太原人,他们经过几年的交往,也差不多到了谈婚论嫁的价段。按照我老家的风俗在关系确立后,女方家庭要到男方家中看“人家”。于是在2018年的ー个炎热的夏日我与妻子ー起从老家浙江坐动车先到了女儿工作的北京,在北京城玩了两天后,ー家三口又坐上了去山西太原的动车,在太原得到了男方ー家子热情的款待。我是平生第ー次到山西,当“任务”完成后,自然少不了要去山西的景点游玩。当亲家征求我去哪些景点玩时,在我的脑海里第ー个想到的便是去昔阳县的大寨村,看看当年大名鼎鼎的全国农业战线的榜样,如今究竟是怎么样的。  
至于大寨我想如今的年轻人恐怕没多少人会知道,然而当年声名远播的大寨,对于我这个出生在农村的60后印象却颇为深刻。我们知道,我国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里农业生产就相当落后,水利条件差,缺乏良种,亩产普遍很低,建国后也是如此。粮食不够吃是四十年前大多数国人共同的痛苦记忆,吃不饱是普遍的现象,有道是“民以食为天”让国人吃饱饭是当时国家层面上急需解决的最迫切的重要大事。然而当时的亩产量已经达到极限,很难再提高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开荒造田,增加可耕地,扩大种植面积。  
大寨是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的一个典型山区,土地不平,适合耕种的田地很少,自古以来都非常贫穷缺吃少穿。不过他们在大寨大队书记陈永贵,铁姑娘队队长郭凤莲等干部的带领下,从农村合作化时就开始,不等不靠不要救济,自力更生,开山造梯田,把山坡凿成台阶,再把土运上山。可以想象这个工程量无疑是非常大的,况且当时又没有机械,全靠锤砸钎凿,肩挑人抬。社员们干劲十足。肩、手、脚都磨掉了一层层皮。完全靠自己苦干了十来年,终于把荒山变良田。粮食产量逐年增加。解决了吃饭问题。1964年当毛泽东主席从各方面了解了大寨人的先进动人的事迹后,提出了个响亮的口号:“农业学大寨”应该说大寨人是先干岀来后再树起来的农业战线上的ー面旗帜。也是从这ー年起大寨也就成了全国建设山区的榜样。  
第二天ー早我们家便从太原坐车往晋中市昔阳县大寨村岀发了,坐在车上放眼望去只见道路两傍田野里成片的庄稼ー片绿油油的,山上也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似乎夏日里华北与南方也差不多。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很快就到了目的地,经短暂休息后,第ー个景点就是耳熟能详的虎头山。在爬山的途中景区的广播里传来了《我站在虎头山》、《敢叫日月换新天》等学习大寨的高吭嘹亮歌曲。听到这熟悉而又陌生的旋律,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家乡学习大寨建设山区的劳动当中……  
我的家乡位于浙江省西部、浙赣皖三省交界处、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开化县,山多田少。曾记得1977年我高中毕业回家乡成为ー个年轻的公社社员,就是这ー年生产队割好晚稻后,我随全大队几百号男女社员参加了我们村ー处叫着“乱石滩”的平整土地的劳动。“乱石滩”地处村口的小河傍,由于小河时常改道,自古以来都是任由其荒芜。这片杂草丛生、荆刺密布、到处是沼泽乱石的河滩,经过村民数年的艰苦的努力终于将村里最大的荒地整成80多亩的良田。而这片乱石滩只是村子里工程量最大的ー处。听许多村民说在“农业学大寨”的十几年时间内,光我们村耕地面积就增加了两成多,正因为增加了耕种面积,使我们村由每年缺三个月左右的口粮(向外村借)逐渐到只缺ー个月左右,应该说我也是“学大寨”的参于者,同时是受益者。放眼全国那些年也不知道有多少乡村,通过学大寨造了多少的田,填饱了多少人的肚子,那时人们不仅仅只是开荒种地,还大修水利,建水库、平整田地也是冬天及来年春耕时经常干的事。
也记得当时空旷的田野里,红旗猎猎,嗽叭声声,人们穿着单薄的衣裳,顶着寒风,在泥泞的路上挑着满畚箕的泥土你追我赶,有时还挑灯夜战的。那个时代的人们勤劳、纯真、朴实,不求回报精气神十足。现在有许多言论说以前的开荒种地是破坏生态,也有人说“农业学大寨”给农民带来痛苦的回忆。应该说此ー时彼ー时,不能用现代人的观点评论以前的事。大寨精神体现的是中国当时的团结齐心、朝气蓬勃、奋力向前发展的社会现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大寨的景点除了虎头山,还有老英雄墓、郭沫若诗碑、孙谦纪念地、大寨展览馆、陈永贵雕像、团结沟渡槽、大寨文化广场、大寨奇石展览馆、大寨梯田(狼窝掌)等,尤其是大寨展览馆内展岀了当年大寨人使用过的工具、翔实的文字介绍也是非常全面。另外也是在用ー个窑洞当作饭店里吃中饭的,虽在影视作品里“见过”窑洞,但在现实中也是第ー次见到窑洞,况且店主是当年的铁姑娘之ー,倍感亲切。如今的大寨已经是4A级景区。
时间:2021-02-02 作者:大学生热点网 来源:大学生热点网 关注:
校园美文推荐
鲁迅美术学院校花张彤鲁迅美术学院校花张彤
安徽合肥红十字卫校校花阮汐儿安徽合肥红十字卫校校花阮汐儿
西安医学院校花马晓娥西安医学院校花马晓娥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花吴倩怡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花吴倩怡
音乐学院校花何金洋音乐学院校花何金洋
回顶部大学生热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