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文司令乔平
为什么司令还有文武之分?这要追溯到那有趣的口舌论英雄的童年时代。儿时村子里就出了两个大名鼎鼎的司令。一位叫乔平,从当兵开始就玩“笔杆子”,成为“军中才子”,后来一路攀升,最后当上了国防科工委第25基地司令员;另一位叫乔正才,一当兵就舞弄“枪杆子”,从小就听家乡老人惊险而风趣地说:“他是从枪子里爬出来的。” 最后当上了国防科工委第25基地副司令员。有趣的是,一个村子的平辈弟兄最后成了我国航天界的正、副司令员。两人在一起时,单叫“乔司令”,还不知叫谁呢?当下说:“民间有高人。”老家人为了分清这俩司令,就巧妙但不合军律地分出了文武司令。叫乔平“文司令”,称乔正才“武司令”。前几年先写了“武司令”,今天就来写一写“文司令”乔平。
乔平,原名乔守业,1921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市乔家村。当时他的家庭就很富裕,家里正屋、偏房、厢屋一大溜,我刚上学时就在他家的三间厢屋里。可见当年他家显赫的背景和富裕程度。有了这样厚实的家底和如此家境的乔平,又天资聪明,勤奋好学,长得一副富家子弟的模样,大人们见他就议论说:“这孩子长大一定有出息。”乔平也不负众望,从完小、高小到初中,都是名列前茅,最后顺利考入了山东名校—平度一中,与毛主席儿女亲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刘谦初是校友。他的校友还有“四小名旦”之一许翰英、胶东抗日英雄乔天华、《辞海》常务副主编、《汉语大词典》主编罗竹风等。平度一中百年校庆时曾这样写道:“乔天华、王少鹏、孙林瑞、耿佩之、杨永湘、毛英、乔平……这些知名一中校友的英雄事迹,彪炳史册,千古流芳。”
1938年7月,乔平离开了这个富裕的家庭,参加了八路军,1938年9月入党。历任政治指导员、副教导员,山东军区5师15团政治处副主任、5师保卫处政委、9纵26师77团副政委,27军山炮团政委、军政治部直供部副部长、部长,80师政治部主任,27军炮兵副军长,二十基地副参谋长、副司令员,二十五基地司令员,1985年离休,被称为“开国大校”,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
1947年7月17日,华野四个纵队成多路,向国民党南麻守敌实行围歼,成功将胡琏整11师包围。乔平所在的9纵第26师77团攻克了敌军3个子母堡,控制了一块进攻阵地,为整个9纵进攻打开了通路,取得了南麻之战的胜利。
1947年11月中旬,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向盘踞在胶东地区的国民党军队进行大规模战略反攻。孤守在海阳城的敌54师8旅和36旅,被华野重重包围。11月24日10时,乔平所在的9纵26师向敌军发起攻击,至25日凌晨,攻克4个地堡。黄昏时又攻克3个地堡和一个独立家屋;77团在团长王昆、政委乔平的指挥下,严防蚬子湾之敌军东进,阻止贤友之敌军增援。12月2日,取得了蚬子湾围歼战的胜利。在这次战斗中,歼敌3500余人,缴获火焰喷射器2具,迫击炮4门,六0炮5门,火箭筒1个,掷弹筒2个,轻、重机枪59挺,各种步、骑枪287支,电台1部,电话机12部,骡马40匹,击毁敌军坦克2辆。在这次著名的“蚬子湾围歼战”中,乔平功不可没,英名已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史。
1948年4月8日,我军正式拉开了潍县战役外围战帷幕。北宫战斗是一系列外围战中最为激烈、艰苦的。北宫据点知名度很高,国民党整编第45师主力212旅2团2营在这里防守,火力配备很强。被国民党视为攻不破的堡垒。是夜,9纵26师开始对北宫和北关展开行动。76团在西,攻西北部;乔平所在的77团居中,打北宫;78团在东,打东北关。部队开始先挖战壕,搞迫近作业。第二天早晨,网状的战壕突然出现在北宫、北关阵地前面,使敌军非常吃惊。77团在团长王昆、政委乔平率领下,一边挖战壕一边打。国民党军最怕坑道战,战壕不断逼近,他们多年精心打造的防御工事就丧失了作用。4月12日傍晚,失魂落魄的北宫残敌突然窜出据点,向东北关落荒而逃。77团迅速占领北宫。潍坊晚报曾详尽记载了潍县战役和乔平带兵打仗的事迹。
1950年10月,乔平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集团军入朝作战。他所在的80师和81师随即在长津湖与美海军陆战队第1师和步兵第7师交战,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浴血奋战,歼灭了美步兵第7师第31团、第32团1营和师属第57炮兵营共一个加强团4000余人,并缴获第31团团旗,这是整个抗美援朝中我军唯一全歼美陆军一个完整团建制的范例。于1952年10月回国。
在这里插上个小插曲,儿时常听老家的大人孩子议论说,乔平当官不小了,这个人起初就脑袋瓜很灵,尤其很有政治头脑,政治敏感性很强。在“唯成分论的年代”,他知道自己家庭成分不好,可又左右不了家庭成分,只有尽量避免因家庭而影响自己前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减少了与家庭来往,从此几乎没回来过,也不知什么时候改了名字。其实,与乔平一样家庭成分不好的一大批人,同样遭遇着乔平这样的困境,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这也是“唯成分论时代”的高明之举。人们从他这些聪明而微妙的举动中看出了有文化人的不同,由此而推断,乔平立志军中,一门心思在部队干大事,将会越来越好,他将来肯定不会是一般的人物,结果真被人们言中。
1959年2月18日,国防部长彭德怀签署命令:“奉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59年2月5日命令:任命孙继先为第20训练基地司令员;任命栗在山为第20训练基地政治委员。”2月25日,总政治部批准组成基地党委常委会。成为我国最早承担陆海空三军各型导弹试验任务的综合型发射试验基地。乔平被任命为测量部部长,这可不是一般的部长,他是从27军炮兵副军长上来的。
同年国庆节这天,是乔平终生难忘的一天,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到天安门的东观礼台。当时乔平作为基地六部(测量部)部长,有幸和新成立基地的所有将军、大校、上校等近百人参加了国庆观礼。这次观礼活动,是第20基地组建初期师以上干部的第一次大集合和大亮相,这就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酒泉导弹送上天的直接组织指挥者,是我国导弹、卫星发射试验基地集体第一人,国庆观礼台上留下了乔平的骄傲和自豪,这是他一生的荣耀。
1960年,作为基地测量部部长的乔平,参与了我国第一发地地导弹发射试验(时称1059)建设施工任务。当时正是酒泉导弹试验基地组建、创业最艰苦、国家经济最困难的一年;还要克服风沙巨大、烈日暴晒、饮水困难、蔬菜紧缺等恶劣环境条件的严重影响。正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时候,基地先后组织进行了地空、空地和地地导弹发射试验,这在我国都属首次,根本没有经验可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而第一发地地导弹发射试验至关重要,这是树立信心、借鉴经验的关键。那时的乔平他们,对于祖国发射现代化武器是多么的向往和渴望啊!于是,他带领测量部人员吃了前人没有吃过的苦,受了前人没有受过的罪,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确保了我国第一发地地导弹发射试验成功,也为地空、空地导弹发射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1963年11月起,乔平升任第20训练基地副参谋长。他率领由基地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工业设计院等单位相关人员组成的勘察组,先后到全国各地进行大规模勘察,选各卫星地面观测站的站址,乔平带领勘察组定点陕西渭南为基地卫星测量部后,马上着手组建基地第六试验部。为了工程通信和数传迅速、准确、安全、保密,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批准,由邮电部负责总的卫星测控系统一期工程也如期完成。从而顺利完成了基地第六试验部建设任务。为此,2019年6月18日《北京日报》在《东方天曲》上写道:“东风基地的副参谋长乔平率领勘察组,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勘查,确定了各卫星地面观测站的站址。同时,因为陕西渭南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对卫星的测控特别合适,1967年6月23日,国家在渭南组建了卫星地面测量部,这里是卫星运行的‘大脑’。也是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前身。”
我查阅了有关资料记载:“1969年12月的一个上午,选场勘察组一行40人从北京南苑机场登上了飞往四川成都的军用专机,拉开了勘察发射场的序幕,负责这次行动的酒泉基地副参谋长乔平……可以说,全中国的发射场,除去酒泉发射场外,几乎都留下了他勘察的足迹。”这足以说明乔平对我国的地理环境尤其是航天观测地形了如指掌。
1970年3月15日,酒泉基地向国防科委呈送了《卫星、飞船选场勘察报告》,国防科委当即决定,对位于大凉山腹地的西昌地区进行补充勘察。乔平接受了这一重任,这是对他刚被任命为基地副司令员的严峻考验,“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放下了副司令员的身价,甘做普通一兵,就像当年的红军战士一样,身背背包,肩挎水壶,带着凉馒头,扛着重仪器,翻山越岭,徒步前进,早出晚归,风餐露宿……带领勘察人员穿越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极度恶劣环境中。乔司令后来回忆说:“山区那个时候的馒头可不像现在城里的馒头,又白又软,可是又粗又硬,用手一捏,就会嘎嘎直响。”也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才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这是共和国航天事业的雏形。
后来,乔平又随同基地司令员李福泽实地复查《西昌宇航发射场方案》的可行性。当行至一个叫赶羊沟的地方,乔平兴致很高,伸手向远方画了一个圈说:“赶羊沟那几座山头,可以考虑放光学测量设备。”乔平当年画下了圈,实际就是画下了我国航天事业在西昌的大光圈,现在想一想,是多么的生动形象啊!这是穿越时空的一个圈。这次复查,初步确立了西昌基地的发射工位与技术阵地,1970年10月14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宇航发射场由越西改至西昌以北的松林地区,其代号为“7201”工程。纵观卫星发射场勘察的始末,作为基地副司令员的乔平,可以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功臣。西昌,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注目的地方,成为世界十大航天发射地之一,也是我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地方,因为,那是同乡长辈乔平为之奋斗的地方,那是共和国的脊梁。
1976年1月,第二十五试验训练基地成立,乔平任司令员。乔平在二十五基地又揭开了新的篇章,一干就是10年,直至离休。乔平,堪称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勘察者、决策者,也堪称为中华民族航天大道的铺路人,还可称为“航天英雄”,因他铺就了中华民族的航天大道。
在酒泉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里,聂荣臻元帅墓的两侧,是为“两弹一星”献身的老红军、老八路、老将军、老科学家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创业者们设立的墓地,乔平的墓就赫然矗立在那里。纪念碑上镶嵌着乔平年轻时英俊威武的军官照,纪念碑上镌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二十训练基地副司令员、第二十五实验训练基地司令员乔平同志之墓。”在烈士陵园的文字解说中写道“让我们永远牢记他们的名字:孙继先、栗在山、李福泽、张贻祥、徐明、曾凡友、张雷平、乔平、张萍……”乔平的名字赫然刻在纪念碑上,也镌刻在家乡的纪念碑上,更默默地铭刻在家乡父老心灵的丰碑上,这是家乡军界职务最高的将领,倍受老家人尊崇。
2008年12月,我在参加一次红色旅游时,途经山西太原卫星发射基地使我眼前一亮,又感到那么亲切。我想,这是家乡长辈为之奋斗的地方,我要把它深情地一望,虽说是坐在大巴车上的匆匆一瞥,但却铭刻在了我的心上。
老家的文司令,走过了不平凡的一生。他的名字铭刻在共和国航天事业的丰碑上,他的声名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远播,也在老家的大街小巷传扬……
乔显德,笔名江北乔木,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电力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在线、江山文学签约作家。创作散文等180余万字,散见于人民日报社《平安校园》《工人日报》《青海湖》《作家眼中的黄河口》《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报》《天津日报》《京晨晚报》《京财时报》《江苏文学报》《农家书屋》《金沙江文艺》《青岛日报》等150多家报刊。荣获全国第二届大众文学奖最佳散文奖等五项全国大奖。《家信》《大海行船》列入全国十几省市高考模拟试题。
时间:2020-04-14 作者:大学生热点网 来源:大学生热点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