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辞职
母亲节即将到来了,我总想写写缅怀母亲的文章,因过去写了很多,我又感到无从下笔,写什么呢?我忽然想起,母亲原是吃“国家粮”的正式工,因为辞职后,才重新当了农民。这对母亲来说,做出这样大胆的决定,关乎着整个人生命运,关系着自己的身份地位、经济状况、人生走向的大事,也涉及到整个家庭的方方面面。母亲辞职的事许多人不晓得,只有我的家人和少数亲朋好友知道。所以说,母亲的辞职,就是一篇文章,我要对母亲的这段历史好好地斟酌、回味一番,把它详尽地写出来,
儿时听姥姥、舅、姨们讲,母亲从小就勤奋好学,不懂就问,愿意读书学习。可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里,穷人家的孩子哪有钱读书?母亲上到小学就因生活所迫辍学了。不过,因母亲的勤奋好学,在同学和同龄人中算是有文化的了,在村子里也算是文化人了。
那个年代,只要有点文化,在社会上就吃得开,机会就多,有些工作能拿得起来。曾听母亲说过,在她十八岁的时候,乡供销社里个别招工,那时招工不像现在这样一批一批的,都是一个俩的,只考珠算和语文,也没有现在考试这样正规,只大体测试一下,看能胜任工作就行了。考珠算,是要一个一个单独测试的,也一个一个地败下阵来,都是因打算盘不行。轮到母亲的时候,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母亲学算盘功底扎实,记得牢,打得“噼里啪啦”的很熟练,监考的一看,满意地点了点头,就让先回去了。过了没几天,就有人专门来(那时没有手机、座机)通知上班了,那个时候就工就那么简单,不像现在这么复杂,不过也得有真本事。
母亲常说:“那个时候稀里糊涂地就出去工作了,也没感觉出比在农村有多好,也大都是轮流着在有供销社的村子里干,整天还是与农民打交道。”听了母亲的话,我觉得这是她一贯的低调,她从来不愿张扬自己。可那时在外人看来就大不一样了,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孩子能跳出农门就很不容易了,是件十分了不起的事,一夜之间就成了“公家人”,将改变一生的命运,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干农活了。
母亲到了供销社上班后,也不容易,并不是在城、乡驻地上班。那时候,在全县乡村里分布着许许多多的供销社,不一定分到哪里,还频繁调动。能分配到城边头或离家比较近的地方还算不错,有时分到或调到离县城八九十里的偏远地方,一如过去的京官发配到天涯海角一样。不过这不是干的不好的原因,是统一工作调整。母亲曾跟我说过,她那时在离城不远的下李元、尚观村供销社等干过,在离城八九十里的大田乡供销社里也干过。哪里的工作都得有人干,分到哪里,就在哪里把工作干好。这是母亲的本分,她一辈子都是这样。
母亲干工作的刻苦和认真是出了名的,供销社工作的特点就是服务态度要好,钱物要对起帐来。母亲脾气急,一时钱物不符就急躁的嘴上起燎泡,即使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把帐对好,有时差几分钱也不行。母亲正是凭着这种认真扎实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工作没几年就当了实物负责人,事业干得正红红火火,顺风顺水。
母亲心底是善良的,就工前和父亲就订了婚,就工后仍然心不变。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很现实,一旦提了干,考了公务员,立马就和不门当户对的恋爱对象说拜拜。父亲那时也怕母亲变心,就要求在莱阳专署工作的祖父给找个工作,这对祖父来说不是什么大事。父亲多次说过,祖父当时找到一个叫林明的同事,给他找到一份看电锯的工作(父亲说的这份工作,我到现在也不知是在木器厂里,还是哪里,父亲说是在邮电局里)。父亲听了感到很惊喜,可受老思想影响严重、兵荒马乱惊怕了的祖母怎么也不同意父亲出去。父亲很孝顺,宁肯自己受点屈,也不违背祖母的心愿。就这样,父亲后悔了一辈子,常在我和弟弟、妹妹面前说起这件事。母亲的善良在这个时候表现的更突出,她也时常跟我和弟弟、妹妹说起:“那时候提亲的很多,有在部队当军官的,有在外工作的,我都没答应。我看好的是这个人,而不是工作,一旦订了,就不能反悔。”那时候母亲心一定,不论父亲在哪里,跟定他一辈子。
父母结婚后,我的降生掀起了生活的波澜,如同一粒石子打破了宁静的港湾,也改变了母亲的人生命运。那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也正是我国经济极度困难时期,国家职工统一实行供应制,每月只供给24斤粮,一个人勒紧裤腰带节省着吃才刚刚够,生下了我后,这24斤粮就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拮据的生活捉襟见肘,还不如在农村里充实。当时农村里虽然看起来很穷,但可以五谷杂粮掺和着吃,总能填饱肚子。为了能让我和母亲把生活维持下去,居住在农村的父亲、外祖父就隔三差五地步行走很远的路,把家里节省下来的粮、菜给我母亲送些去添补一下,勉强着维系着生计。前些年二姨还常常说起这件事:“那时候,你妈在离家好几十里的供销社里,你姥爷用木棍撅着个盛满地瓜、饼子、玉米面子的竹篓子,跑那么远的路给她送去,都指望着她在外面干好了。”可这总归不是长久的办法,母亲思来想去,也着实没有别的好办法,不能让一家人一直跟着吃苦受累,办法只有“华山一条路”—辞职回家。
这是母亲在生活所迫被逼无奈万不得已情况下下的最后决心,一般情况下谁能下得了这样的决心啊!这是辞去来之不易的公职啊!公职,无论何时,对于绝大多数人都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不是说辞去就辞去那么容易。我想,对于很不容易地从农村走出来的母亲来说,她当时脑子里肯定也不知遭了多少罪?现在想来,她大概是为了我能生活的更好一点,为了让家里人少受些苦和累,她才要辞职。
母亲很倔犟,只要决意已定,任何人都改变不了。她迅速写了辞职报告,层层递交到领导那里,单位负责人一听我母亲要辞职,都觉得很惊奇,干得好好的,怎么说辞职就辞职?于是再三挽留;同事一听,都觉得惋惜,能走出来就不容易了,怎么又要回农村,还没吃够那个累?同事都来劝说再三,可倔强的母亲已打定了主意,非回家不可。
就这样,母亲辞去了供销社实物负责人的职位,回乡下当了农民。这是令多少人艳羡、多少人追求的舒适岗位啊?多少年的拼搏追求付诸东流,就如同白白地做了一场空梦,一下子回归到原来的生活,回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母亲作为一个普通妇女,能够有这么大的勇气,做出如此巨大的牺牲,内心是多么的宏阔大气,宽宏大量,现在回头想来,不管当时母亲的决断是否正确,但从为了儿子生活这一点考虑,毫无疑问,母亲是伟大的,为了儿子,抛却了自己挚爱的工作,每当想起这些,心中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深深的之情。
母亲回村当了农民后,村里有些人难以理解,也有些人怀疑这过去拨拉算盘子的手握弯弯锄钩子能行?但母亲的行动就是最好的回答,母亲是一个勤劳、朴实、能干的女人,从小就受过严格的家庭教育,不是一阵西北风就能刮倒的孱弱女人,母亲更是一个特别要强的女人,到了哪里都会干出个样子来的,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回农村照样行。她很快就和大队、生产队里的妇女同胞融为一体,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寻常百姓生活。有时母亲也因农村生活的沉重,累得腿痛胳膊酸,晚上躺下就不想起来,但她靠自己的毅力,始终在坚持、再坚持,从没后悔过,从没抱怨过,总是把苦楚痛楚埋在心底,信奉着自己常念叨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期盼着好日子的到来。天长日久,日久天长,无论是生产队长、妇女队长还是街坊邻居,都对我母亲刮目相看了,看不出我母亲哪一点不像是农民,可看出了母亲比普通农村妇女更高的一面:那就是内在的聪颖与外在的见识,还有一般女人少有的大度。
后来,母亲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打算盘的功底,干得风生水起,当过村副业会计、村供销社临时工、村现金保管、会计、妇女主任、调解委员等,当选为山东省五届人大代表,1979年、1983年先后两次当选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连续多届、多年当选为省市“三八红旗手”,连续多届当选为市、县(市)、乡人大代表,我家老屋墙上挂满了她的奖状,她的功劳簿上闪耀着串串光环。
母亲在世时,我曾跟她开玩笑说:“现在从乡镇到国家的荣誉都有了,也挺光彩的,这个听起来好听;如果一直在供销社里干着,凭本事最少也干到供销社主任了,这个实惠。”母亲听了付之一笑:“人这一辈子吃哪碗饭是一定的,那个时候感到生活像维持不下去的样子,就一直想回家。像现在这样的条件,是不会回来的。”
说实话,母亲辞职后,影响的不仅仅是她自己,还有这个家。若母亲不辞职,我和弟弟、妹妹都会很顺利地安排工作,不会像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安排工作,弟弟、妹妹磕磕绊绊地进了不景气单位,又下了岗。对于这些,我们过去在母亲面前只字没提,也曾没表露过,因她已经付出了很多,很不容易了,反而从内心里感激她,作为子女,就应该体谅母亲,理解母亲,孝敬母亲!
母亲节即将到来,在这里,我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时间:2020-05-06 作者:大学生热点网 来源:大学生热点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