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夏游记
进入五月,兰州春寒已远、炎夏未至,绿肥红瘦、燕舞莺歌,一年中最美好、最惬意的一段日子正缓缓开启。
随着气温的攀升,冷寂已久的好友微信群也逐渐躁动起来,大家似乎都已按捺不住被新冠肺炎疫情压抑许久的心,热络地商量起假日结伴出游的地点来。
有人提议去西宁野生动物园,但两百多公里的距离也算出趟远门,虽然甘青两省的防疫形势持续向好,但仍不可麻痹大意。提议被否。
有人提议去较近的刘家峡水库,但据可靠消息称,正因为兰州市民们不敢远游,所以有“兰州后花园”之称的刘家峡水库景区近日游客扎堆,且路途十分拥堵。提议被否。
……
最后,我的提议——去黄河风情线野餐被众友采纳。我推荐的黄河风情线南滨河路西段既地处市区、不必远行,又闹中取静、景致宜人,可谓喧嚣都市中一处“世外桃源”。
一个晴朗的假日上午,碧空万里、白云如絮,三五好友携家带眷欢然至此。没有统一的活动安排,来这里就是为了享受闲云野鹤般的“慢生活”。于是,大家先是在宽阔平整的草坪上搭帐篷、铺地垫、绑吊床,“据点”建好后便四散行动开来。
老人们去挖野菜、捋槐花了。绿化带中的野菜以蒲公英和曲麻菜居多。据好友的妈妈介绍,蒲公英洗净晒干,连根带叶剁碎,可拌玉米面蒸熟,也可跟猪肉和馅,包饺子、包子,都好吃极了;曲麻菜上撒点盐、淋点醋、放少许味精,再用滚油一炝,微苦中带着清香,别有一番滋味;槐花蛋饼则是槐花最常见、最美味的做法,外酥里嫩、香甜可口,最受小孩儿的欢迎。
洒满阳光的草地上,孩子们忘情地追逐嬉戏,像一只只上下翻飞的彩蝶。他们争先恐后地摘下蒲公英的白色绒球,深吸一口气,再“噗”地将绒毛吹到小伙伴的脸上、身上,以此为乐。伴着孩子们银铃般悦耳的欢笑声,绒毛好似蚂蚁专用的小小降落伞,随风飞舞片刻,便没了踪影。
玩够了蒲公英,孩子们又将兴趣转移到吊床上——一个躺好,一个用力推,把吊床当成了可以躺着荡的秋千;抑或钻进帐篷里,一会儿全身心投入到激烈的陀螺大战中,安静得只能听到陀螺嗡嗡的旋转声和嘣嘣的撞击声,一会儿又玩闹起来,让帐篷不倒翁般左摇右晃,嘻嘻哈哈,乐此不疲。
这些也玩腻了,孩子们便让大人下到河滩,挖些河沙,盛些河水,在空地上和泥巴,再用各种塑料模子倒扣出小鸡、蛋糕、桃子等各种卡通造型,也能不亦乐乎地玩上好久。
妈妈们则围坐在地垫上,一边嗑瓜子、吃水果,一边谈家庭、谈孩子、谈烹调、谈购物,家长里短、七言八语,聊得热火朝天,开心的笑声不时传来。
中午时分,大家纷纷拿出自带的饭食,有酿皮子、素凉面、千层牛肉饼、甜醅奶茶……不约而同,都是地地道道的金城风味。好友们大多来自外省,但多年的陇上生涯,已经让大家的“外地肚子”变成了“本地口味”。各色金城美食,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兰州这座城市,亦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
大家围拢在一起,你吃一口我带的,我咬一口他拿的,笑语欢声与食物的美味交织成一首动听的协奏曲,在母亲河畔倾情奏响。愉快的气氛中,孩子们的胃口也比平时好多了,都狼吞虎咽地抢着吃。和好友们在一起,沐浴阳光,享用美食,呼吸新鲜洁净的空气,嗅闻泥土花草的芬芳,感受回归大自然的无拘无束,多么舒心惬意的时光!
吃罢午饭,黄河边来了一位捕鱼老人,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跑到大堤护栏旁看热闹。只见老人铆足力气将渔网抛向河面,渔网铺展着迅速下沉,旋即,老人又将渔网拉出河面。一次,两次,三次……可能是水流过于湍急的原因,老人始终一无所获。但他就像《老人与海》中那位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老渔民圣地亚哥,执着地重复着撒网、拉网的动作,甚至让我觉得老人不是在捕鱼,而是在锻炼身体。
孩子们似乎比老人更在意鱼获。每当老人拉网时,他们有的瞪大双眼,有的攥紧拳头,有的搓着小手,就像等待彩票开奖,既紧张又兴奋。看到网中空空如也,孩子们便会整齐地发出“唉”的一声叹息。
不知不觉,天色将晚。依栏而望,黄河浊浪翻滚、轰隆前行。年年岁岁河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蓦地,我强烈地体验了到一己的卑微和人生之须臾,于是决定从此刻开始,再不无谓地虚耗一分钟,尽心尽意做自己喜欢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让沙芥般渺小的生命和一种广博的存续连接起来,如同浪花在黄河中快乐嬉戏并生生不息。
时间:2020-05-19 作者:大学生热点网 来源:大学生热点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