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古村落
一个个古老的村庄,那是我们生命的绿洲,心灵的家园!
门前总有一湾柔情如母爱的潺潺溪流,屋后总有一脉伟岸似父亲的绵绵青山。村头的巨樟亭亭如盖常年蓊蓊郁郁,田间的庄稼平整似毯春秋黄绿转换。当你走近那个色彩斑驳的家园,那是一幅淋漓的水墨,一首沧桑的古曲:陆离的石墙肩负着青灰的砖墙,黛黑的屋瓦覆盖着明黄的泥墙。脚踩着被岁月打磨得油光发亮的弹石路,路边鳞次栉比着一个个朴素雅致的院落,每个院落用卵石铺设成各种吉祥的图案……
美丽的家乡,古老的村落,犹如散落在中国大地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既有江南村镇的“小桥流水人家”,又有皖南山区的牌楼戏台粉墙黛瓦;既有“山深人不知”的桃花源式村落,又有依山开凿而成的黄土高原窑洞。它们像一件件历尽沧桑的文物,既有着古朴而精美的外表,又承载着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
但是,这些古老的村落正遭毁弃,传统的家园日趋凋零。最近我去外婆家经过老街,现在倒塌的墙体、椽檐、门匾让人触目惊心,荒芜的庭院、屋宇、瓦楞令人不寒而栗。双手抚摸那些已经倒塌的断壁残垣,双目注视着那些日渐模糊的墙绘壁画。曾经热闹非凡的老街,如今偶尔出没着几个苍老的身影;曾经温馨无比的人家,现在常常是野猫老鼠当家。穿梭在青石板上铺满青苔的老街,望着那一扇扇黑洞洞的破旧窗户,心中充满无限的惆怅。看着眼前这个古老的集镇,在送走了这一代老人之后,是不是也一同将自己埋葬?今后不知还能触摸这里的古老和沧桑?体验这里的宁静与苍凉?
“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看斜阳\落下去又回来\地不老天不荒\岁月长又长。”如今的古村落已是地老天荒,岁月难长;如今的古村镇可谓盛景难再,西下夕阳。如今的古村落正以惊人的速度在衰败:有的居民迁居新房,旧房无人理会,很快自然毁坏;有的村民在村里修建了一些现代形式的新房,破坏了其传统风貌;更有些古村落在旅游开发中被人为“掏空”,成为没有原住民的“空心村”。
很多古村落和我外婆家一样,都曾经有过流光溢彩的红火岁月:有过“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的明媚春光,有过“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的繁忙景象,有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喜悦,有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丰衣足食,有过“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详和温馨。如今只剩“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两三家。庭树不知人尽去,春来还发旧时花”的颓败与荒凉。
据悉,2000年全国还有360万个古村落,2010年锐减到270万个,10年消失了90万个。那么从2010年至今,又有多少古村在颓败?在消亡?
传统村落的快速消失,直接毁灭着乡愁的载体。乡愁,从元代文人马致远笔下的枯藤老树昏鸦,到当代诗人余光中诗里那枚小小的邮票,千百年地诉说着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千万次地表达着诗人对故园的乡愁。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古村落孕育了中华传统文化,也承载着我们的乡愁。在农耕社会时期,中国约有40万个村落,每一座村落都是一部装载厚重历史的典籍,是多彩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凝聚着人类文明演化、宗族观念、宗教信仰、人文精神等等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不仅有着美轮美奂的建筑遗产,还有一方水土哺育的独特文化,如民间的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手艺等,还有种种民俗。它们最直接地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民间情感、民族气质及其文化的多样。
换句话说,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被誉为中华民族的DNA。
中国古村落在选址、布局、规划建设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出世与归隐的人格理想、天人合一的风水观念、重视自然的审美意识、长幼有序重于沟通的宗族理念。以及追求意境,讲究立意,将田园山水与耕读生活结合起来,达到寄情山水、亲近自然、致力读书、通达义理的境界,无不巧妙地布置在村落周边,隐藏在大街小巷。
冯骥才说过,“从这个角度说,传统村落本身就是最大的文化遗产,价值我认为不比长城小。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最深的根在这里面,中华文化的灿烂性、多样性和地域性体现在里面,文化的创造性也在村落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村落的原始性,以及其所附有的文化性逐渐被瓦解,这种变化现在看来势不可挡。”
有人认为当文化记忆和文化标志一起消失,当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身首异处之时,我们甚至会在跨入现代化社会的同时,也退回到蛮荒的史前时代。这不是危言耸听,不是杞人忧天,更不是抱残守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那“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美好景象已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人们所倾慕的农耕文明只存在于古老的诗篇。
“如果我们无法聚拢在先人的墓畔,那么我们只能四处飘零。”渐行渐远的古村落,我为你哀伤,我为你叹息,飘零的我们拿什么聆听你的沧桑?
时间:2020-06-26 作者:大学生热点网 来源:大学生热点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