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热点网

风展红旗如画,英雄敖坡村庄

作者/山西冯恩启  
【一】  
唐·王勃《拜南郊頌》序有句曰::“負鳌丘而峻壁,據鳌壑而深溝。”汾阳市峪道河镇敖坡村先人,可能根据村庄东、西、南三面临沟,一面依山坡而建,村庄有王勃文中负高丘,临深壑之险要形势,故取名鳌坡,汾阳三晋文化研究会武登云会长说:明代遗碑上刻的是“鳌坡村”。汾阳原史志办主任王希良说:“鳌坡村有‘独占鳌头,气势磅礴’的威武吉祥含义”。  
汾阳民国学者刘天成,在他著的《民国初期汾阳乡村实况》中有对敖坡村的实况简介:“鳌坡村,王化里,倚西北山爲村落,不能成街。城正北36里,遷就通車。村北山溝有一綫泉達下池家莊,無井,食一綫泉水。田地14頃,民户38,男女155口。有麻,冬日伐薪焼爲木炭,售各城鎭。初小設觀音堂,張姓多。逾北山十里,爲王虎莊。”值得注意的是,刘天成用的就是“鳌”这个字。  
清《汾阳县志》各版上是“熬坡里”,而现在是“敖坡村”。简写成“敖”方便了人们书写认读,却淡化了村名文化含义。  
汾阳市文联主席张立新说:敖坡村现遗一古堡为明崇祯九年建,还有村东有条寺头沟,沟里建有临泉寺,传说寺头沟水流到寺头梁上,是因为沟深梁浅,当然是传说了。寺碑记载,临泉寺建于明嘉靖年间。由此看来,敖坡村至少有500历史了。”
敖坡村,丘壑众多,林木繁茂,进,似猛虎下山不可阻挡,退,如龙隐高山于无形。所以,敖坡村,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有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敖坡村的每一道沟,每一条梁,每一家院,每一寸土地都被红色文化浸染,处处流动着红色革命的激情,撼动着每一个“不忘初心”者的心。那满山遍野的核桃林,苹果林、松树林、柏树林,啸天吼地,彰显着生命不息的强盛。幽香的紫荆花,耐旱的酸枣丛,彩蝶飞绕,在轻岚雾罩中,一年又一年盛开、凋落、再凋落、再盛开,随着季节的轮回,不断地勃发生命的气息。属制可以改,名称可以变,但不变的一定是四季更替中永恒的秀美山川和人们对它依依不散的眷恋之情。  
【二】  
我三次随红色文友走进敖坡村,听村人和文联张立新主席讲解,敖坡村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时期的革命故事、战斗传奇以及建国以来战天斗地,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生动事迹。每次匆匆来,又匆匆的去。但对敖坡村的感情却在升华,认识逐步深刻。  
敖坡村的故事感动天地,可歌可泣。不仅有着悲壮感人的过去,也有着激情飞扬的现在。  
现村委主任何承庆,每到清明节、十月初一都要领上全家老小,带上供品,沿着坎坷曲折、险要难行、土石乱滚的小山路,行走几里,上到启洪坡烈士陵园祭奠烈士,扫墓、裁树、浇花、除草。几十年如一日。他不善言语,只用心,只用行动,见证着对烈士的深爱,对中国共产党的深情。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有一种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一种不忘初心,坚持到底的决心。  
汾阳文峰办事处原副主任、现汾阳三晋文化红色专门委员会秘书长,敖坡村张月梅对我说:敖坡村,1983年开始审批建设新村,1985年开始陆续搬迁至现新村,因为当时条件艰苦,大部分村民都是相互帮忙,自己挖砖烧砖,自己承建,那时候每个劳动力都是泥瓦匠。最后留守敖坡旧村的叫张振伟,他老人家不愿搬走,直到1997年去世前儿孙才接到新村。  
在人类迁徙新地,情感复杂的历程上,都有一种恋旧感。“金屋、银屋不如自己家的穷屋”。那些陈旧的陶陶罐罐、那些难有利用价值的破席烂桌,一方石碾,一间草棚,无不让人追忆绵绵,思泪潸潸。故乡,永远是人类最爱的地方,乡愁,永远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生在世,谁无故乡,谁无乡愁?  
【三】  
在汾阳市文联和三晋文化研究会精心策划下。《汾阳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红色文化专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峪道河镇敖坡村举行。我有幸作为红专会委员参加了这次具有时代特色的大会。来自汾阳文化各界名流,站在敖坡旧村街上,静静地听张立新讲敖坡村悠久历史,讲敖坡村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所做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张主席讲到:敖坡村是汾阳红色文化发源地。早在1938年,中共汾北工委改称中共汾阳县委后就在敖坡村办公。到1940年八路军老六团进驻敖坡村,汾阳抗日民主政府就驻扎在村里,指挥汾阳地区的抗日。1939年,牺盟会汾北县分会秘书华国锋在此村工作。1943年汾阳县委和文水县委组成汾文联合政府,一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1948年汾阳解放后,汾阳县委就是从这个村搬迁到汾阳城的。敖坡村为汾阳地区在抗战时期,人人向往的革命根据地,敖坡是抗战时期连接吕梁太岳重要的秘密交通联络站之一。是一盏最明亮的“革命灯”,是汾阳人民心中的‘小延安’。  
1944年,中央军委王震率领6000人南下支队从敖坡休整、经过、队伍走了三天三夜。村现95岁的老人还清楚地记着当年村人给队伍筹粮、磨面、烧水、做饭的情景。关于1945年7月6日,敖坡阻击战。战斗打的很激烈。最后曹启洪连长和十四名战士牺牲。大家有时间可看看,2020年5月6日,发表在《山西晚报》上《浴血山村忆敖坡》的文章。生动、具体、描写了汾阳敖坡阻击战的前因后果,战斗场面、以及1970年建造启洪坡烈士陵园的前因后果。”  
张立新主席满含深情的话语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阴沉的天气,潮湿了张主席干涩的眼睛,也压抑着所有听着的心。一切在掌声中爆发,长久的掌声,穿过雾岚烟气,与斜射的阳光交回、碰撞,洒向青山环抱的启洪坡烈士陵园,洒向远方的田野村庄。敖坡真是汾阳的一块儿红色宝地啊!  
【四】  
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对敖坡村恨之入骨,不断地进行烧杀掠抢,总想把敖坡村灭掉,让敖坡村从汾阳消失。现存的一个个烧黑、荒芜的窑洞足可见证当年日寇罪恶。可是敖坡的人是杀不完的,革命的种子在敖坡不断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生命就像敖坡村的酸枣树,虽缺水养、也缺爱润,但却不断地聚集着天地之灵气,粗大到独立山头,巍峨到顶天立地。中华民族正是有无数个“敖坡”这样村庄,“敖坡”村这样无数面对强敌不怕牺牲,勇敢战斗的人民,才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红色种子该滋润,红色的村庄应继续。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背负着历史的厚重,艰难地从远古走来,抖落掉一身耻辱,浩浩荡荡地向美好的未来奔去。  
中国改革开放后,村搬迁到地理、环境条件比较方便的新村。但那又怎样,那一间间村人熟悉的院子,熟悉的窑洞、熟悉的走过无数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以及革命队伍的山间土路,依然在村人的心中眼中不断地闪烁着光芒,不时地撞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红色革命情怀,在战天斗地中,改变着穷山贫乡,建设着自己的美好家园,那满山遍野的核桃树、苹果树,还有那青幽幽的庄稼,盛开的土豆花,就是最美的景观。  
如今,汾阳三晋文化研究会成立红色文化专委会,决定在敖坡村举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独特的现实意思。以敖坡村为基地,加快收集整理汾阳境内从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为抗击外来侵略,为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苏战争、中印战争、中越战争、以及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历次救灾中牺牲的英雄和烈士故事、传说、事迹、原始文字资料、原始图片资料、遗存实物、遗址遗迹的发现、开发、保护等等。为英雄和烈士树碑列传,大力推动红色文化基地、红色纪念馆建设、是汾阳三晋文化红色专委会一件光荣而伟大的使命。  
我坐在下山的车里,回望连绵的吕梁山峰,一种豪情在心中激荡。赋诗一首来表达:  
《汾阳鳌坡村》  
一座村庄  
蕴育着红色文化的绚烂  
那静谧的山丘沟壑遗留的土窑旧房  
依然是那么的亲切雄壮  
一座村庄  
书写着汾阳人民抗战的传奇  
蕴含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战斗精神  
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弯曲的山道  
走过多少热血儿郎  
挺立的山峰  
依然飘荡着风雨雷电  
撼动着满山遍野的松林柏浪  
“鳌”坡  
昂起不屈的头挺起鳌子梁  
负载着先烈的精神  
闪烁着红色革命的光芒  
“鳌”坡  
从历史深处走来  
鲜血映红的党旗、国旗  
插在英雄的村庄永远  
高高飘扬高高飘扬......
时间:2020-06-30 作者:大学生热点网 来源:大学生热点网 关注:
校园美文推荐
鲁迅美术学院校花张彤鲁迅美术学院校花张彤
安徽合肥红十字卫校校花阮汐儿安徽合肥红十字卫校校花阮汐儿
西安医学院校花马晓娥西安医学院校花马晓娥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花吴倩怡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花吴倩怡
音乐学院校花何金洋音乐学院校花何金洋
回顶部大学生热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