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接桃李岁月如歌启梦缘
【共青团中国矿业大学委员会】(通讯部门:梦启支教团)“初心不改接桃李,岁月如歌启梦缘”,这是梦启支教团今年的团队名称,当我把这个名字填在申报书上的时候旁边有人看到,震惊了一下说:“哇,这个名字起得好。”
其实我也觉得这个名字起得很好,因为我好像能从这个名字中读出一些故事——梦启的支教路十一年来从未间断,成百上千的梦启人的初心不曾改变,支教地学生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也越来越好,我们就这样看着那些被支教过的学生一年年升学,有了各自美好的未来······“或许这就是支教的意义吧。”我告诉自己。
初心不改,接力向前
今年是很特别的一年,因为疫情,我们没有办法去往实地开展支教活动,经过多方协调最终确定了线上支教的形式——利用钉钉平台直播和录制微课视频进行课程讲解。考虑到支教地的网络和上课设备等问题,我们照着去年登记的学员信息一家家打电话过去,询问学生基本学习情况、是否有上网课的条件、愿不愿意来上我们的课程……一个下午的时间不知打了多少电话,所幸每次接听后家长都是配合,连连对我们表示感谢。
谈起去年在北阳村的支教经历,家长们总是比我们更激动,栩嘉是去年梦启支教过的孩子,她的奶奶总是让她上学时带几个家里的桃子给我们吃,支教结束那天,奶奶带着栩嘉跟我们道别,握着我们的手说你们对学生真好,今年我又打电话给她的时候,栩嘉奶奶操着一口纯正的山西方言跟我聊了十多分钟,有些地方没太听清,但是我听见了她说“孩子们都很想你,我们一直没有忘记你们。”那一瞬间我觉得,我们做的事情是让人骄傲的,是有回馈的,是付出再多辛苦也值得的。
2019年的梦启,我作为团队成员来到山西省运城市北阳村开展实地支教;2020年的梦启,我作为团长带领大家坚守学校驻地,利用线上平台为北阳村的孩子带去知识。在去年支教的半个多月里,我和村子的人们同吃同住,保持着一样的作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习惯了熬夜晚起的我们常常感慨村里人的自律和勤劳,也在他们的影响下一点点改变了自己的习惯。所以我总是跟朋友们说,不止我们给北阳村的孩子带去了知识,在村里支教的经历也带给了我们很多收获。于是,今年正式接手梦启的时候我在想:这一次的支教又能带给双方什么呢?
迎难而上,静待花开
我一直是一个很排斥接打电话的人,但是今年实践开始的第一步就是电话招生,这让我不得不对着家校联系名单上的一连串的数字打过去,硬着头皮与电话那头不知道在做什么事情的家长们寒暄。在招生的那几天里,我数不清自己打了多少个电话,也记不清有多少个家长因为不熟悉网课平台的操作而直接打视频电话过来请求帮忙,在一次次“您好”“谢谢”“没关系”“再见”的交流中,我发现打电话不是一件很难的事,通过无线电波的联系少了面对面的拘泥,反而增加了沟通的有效性。“原来面对未知也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因为未知的尽头,可能存在着更多美好。”我这样对自己说。
今年的梦启成员李钊告诉我,虽然不能去实地支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但是他从选择加入支教团的那一天开始就下定决心要为孩子们带去不一样的体验。线上授课的条件和授课效果都有限,其他成员都尽可能地减少使用教具和课程互动,他则坚持为孩子们开设科学实验课。考虑到支教地的设备短缺问题,他把最初设计的实验简化了再简化,教孩子们用最纸笔演示“摩擦起电”,和大家一起通过“透镜”看世界,用几根皮筋进行力学实验……用线上的形式展示实验过程并不简单,但是李老师通过自己的精心备课和课堂互动愣是让小朋友们学会了实验操作。
课堂结束后,小朋友们在钉钉群聊打出一长串的“谢谢老师”,他看到后激动地不知道该回复什么,我看着他的样子,又感动又想笑——看来,小李老师也在这里有了自己的收获。
岁月如歌,尽显芳华
今年的支教活动进行了一大半,我和我的朋友们也已经陪伴孩子们度过了十几天的暑假生活,虽然不曾面对面见到说些知心话,但我们之间已经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默契——比如每天早上,梦启一班第一个进入直播的肯定是董志昊,他是个聪明但是内敛的男孩子,老师的连麦申请他没有接通,但是下课后他却第一时间找到老师道歉;再比如王浩阳几乎每天都雷打不动地给我打一个电话,有时候问问课程安排,有时候就只是闲聊两句,每次接到电话我总是耐心地跟他解释那些奇奇怪怪的问题,陪他一直聊下去,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倾听和陪伴,或许正是他最需要的东西。
中国矿业大学 共青团中国矿业大学委员会 责任编辑:姚奕
时间:2020-07-27 作者:梦启支教团 来源:梦启支教团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