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建党100周年之际,为展现老党员身上蕴藏的精神力量,缅怀那段历史,2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听鲁韵实践队队员赴新疆阜康市走访了老党员陆升甲,并为其做了专访。
陆升甲,生于1964年6月,中国共产党员,从军32年。2004年6月因工伤从部队病退至阜康市,是阜康市首位遗体捐献者。在部队期间,陆升甲先后荣立三等功4次,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带兵干部”“优秀机关干部”等荣誉称号。退休后,他热衷于公益活动,参加义务献血,献血(全血和成分血)高达40800毫升,累计献血42.84公斤,现已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三个。参加中国志愿者协会后,陆升甲成为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现累计做义务工1289小时。阜康市首位遗体捐献者
陆升甲1979年入伍,军校毕业。在部队期间,他牢记军人的职责使命,苦练业务技能,在部队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汗水。2004年6月,陆升甲因工伤从部队病退,被评定为七级伤残。一场意外让他不得不提前退役,也让他发现生命竟是如此脆弱,但他仍默默无闻地为社会做着公益活动,尽一份力,发一分光。
国防绿裤兜里的《军官转业证》上显示,2004年他以中校身份“退休”。那年他40岁,在巴州某高炮团任营长。“从那年起,我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把我的遗体捐献给社会。”陆升甲说。
在陆升甲心中,无论何时何地,公益活动、回馈社会的事都高于一切。渴望为祖国医疗事业做一份贡献的陆升甲,于2010年7月,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阜康市红十字会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并在公证处进行了公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陆升甲同志是阜康市第一位遗体捐赠者,他为阜康市公益事业开了一个好头。”
军休干部热心公益
每月的13、14日是阜康市的固定献血日,每到这两天,州血站的献血车都会准时停靠在阜康街头,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和采集工作。
从2010年开始,阜康市的固定献血日就多了一位身材魁梧、身体健壮的志愿者,他就是陆升甲,大家都亲切的称他为“陆师傅”。新疆的冬天户外天气寒冷,采血袋在献血车上放一晚上就会被冻成冰块。陆升甲就推着三轮车帮工作人员把装有血袋的箱子搬运到宾馆,第二天提前到宾馆再将箱子赶到10点上班前搬运到献血车上。
采血点的入口处有几个大水泥石墩,而外采组工作人员大多为女性,只能望着石墩束手无策。但只要陆师傅在,移开石墩这样的体力活就放心地交给了他,等献血车停靠好后,他再把石墩搬回原处,每个献血日都要来回搬移几次。
陆师傅说:“退休了,也不能闲着,多为他人着想,尽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我参加公益活动,不为名不为利,只想尽自己的能力做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志愿服务这个我认定的事,就会一直坚持做下去。”截止目前,他已做义工1289个小时。
昌吉州献血志愿服务第一人
陆升甲自2002年在部队时就开始献血(全血),到2015年开始献血小板(成分血)。因献血车上缺少采集血小板的设备,陆升甲就要去距阜康市往返200多公里的昌吉州血站献血小板。若是坐公交车、班车往返,路上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夏天在路上要个4小时、冬天得5个小时”,他道:“采血小板需要时间2至3个小时,这样每次献血小板就需要耗费近1天的时间”。尽管这样,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他奔波于两市之间的献血志愿服务工作从未间断。
十几年如一日,他献血(全血和成分血)高达40800毫升,累计献血42.84公斤,现已全国性金奖三个。他坚定地说:“即使脱下军装,我还是一个兵,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昔日,陆升甲将青春年华献给了绿色的军营;今朝,甘将闪闪发光的军魂化作对公益事业的满腔热血。他的模范行为和奉献精神,展现了优秀退伍军人的美好形象,彰显了一名中共党员的真诚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