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太平梨园”——探寻历史
拳法不为黩武意,飒飒只因太平心
——“走进太平梨园”调研团
孔村,坐落于济南市平阴县的一座小镇,乍一看,它像中国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孕育出的千万个小镇一样平凡无奇。然而,孔村却像是一位低调的老者,平凡的外表下包裹着历史炽热的记忆。三千年前,伟大先贤孔子在此地设杏坛讲学。千年过后,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这片神奇的土地又孕育出了一件旷世的文化瑰宝——太平拳。
太平拳的历史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独具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魅力,是因为它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哲学、医学、伦理学、美学、军事与宗教等各方面的智慧。太平拳由清康熙年间王氏高祖王翀宇所创,它是一个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是中华武术的一部分,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在历史上,太平拳祖师王翀宇可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侠肝义胆的英雄好汉。《功德碑记》中记载:“王公十五岁习武,喜剑术,修戈矛,擅骑射,舞大刀。……所到之处,贼不敢下山,霸不敢逞强,子不敢不孝,商不敢不公。乡人颂号‘太平王’”;《王氏家谱》中记载:“翀宇袓与霄袓(宇之族弟王翀宵),与熊武原、傅兴函结为异姓昆仲,解平阴之围”;康熙《平阴县志》载:“国初,何家寺僧富有余财,徒甚夥,穴地为洞,掠少妇女童,匿洞中作害,王朝屏、傅兴函闻之不忿,挥刀平之。”王翀宇先生英勇善战,行侠仗义,在史书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他一身正气,横扫盗匪,所经之处皆恢复太平。
王翀宇先生的一生既不平凡,又颇具悲剧色彩,将要达到人生顶峰之时,却反而因除霸获罪,丢官免职。但他却没有因此消沉悲观,虽为庶民,仍泰然自乐。康熙二十一年还乡后,乡人称他“王铁脖子”、“太平王爷”。王翀宇曾剿寇除恶的靳家围子村子,乡贤们为念其功绩改名为“太平村”。他在家乡传武修身,众人称其所传武艺为太平武艺。
太平拳的特色
太平拳已经走过了360个春秋。太平拳、拳术和器械独具特色,太平拳充分吸收了少林、武当功夫的精华,又根据多年实战经验,形成了稳、准、狠的基本特征。它既有内家的柔,又有外家的刚;既汲取了北派功夫出拳快和发力重的优点,又学习了南派功夫轻灵和迅猛的特点。太平拳整体具有手法多变、快捷实用的特点,又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太平拳主要内容体系共八类,包括基本功法、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对练套路(徒手套路对练、器械套路对练)、实战技术、硬功功法、轻功功法和太平拳养身功法。
现实问题
王大庆先生在采访时认为现阶段太平拳的传承较为困难,目前正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互联网作为新兴的推广媒介的兴起,要求了传承者需与时俱进,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网络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宣传自己。而太平拳在这方面仍有所欠缺。二是太平拳这类盈利机会较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单纯的政策支持远远不够,如何在政策上将其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完美对接,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过此次实践,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武术的内涵。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哲学、医学、伦理学、美学、军事与宗教等许多方面的智慧。拳法并不是穷兵黩武的证明,而是蕴藏着中华民族保家卫国,开创盛世太平的最朴素理想,包含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丢弃掉传统。而如何在新时代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时间:2021-03-03 作者:大学生热点网 来源:大学生热点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