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热点网

走进鼓子秧歌的历史,探究传承新路径

实践感悟:
自2020年7月23日,我队开始了对商河县鼓子秧歌传统文化及新旧动能转换的社会调研。
鼓子秧歌是山东省的民间舞蹈。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商河人民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年复一年,世代相续,血汗滋润了土地,劳动改变了一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艰难岁月里,铸就了劳动人民刻苦耐劳、勇敢刚直的性格,人们饱经磨砺而不甘自馁,在这苍凉浩瀚的鲁北平原上,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发展了生产,创造了优秀的民间歌舞-商河鼓子秧歌。
为调研商河县鼓子秧歌传统文化,7月23日,我们来到人民公园发放问卷,7月24日,我们去往鼓子秧歌广场进行采访调查,7月25日,我们前往秧歌古村进行调研,7月27日,我们拜访了商河县文化馆并采访了馆长。在这几日的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商河县鼓子秧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发放问卷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年轻人对本县的鼓子秧歌了解得并不多,他们大多数仅仅停留在观看层面,对其中的动作、布阵、舞台及文化内涵等并不熟悉;相对于年轻人,老人及儿童成为了鼓子秧歌表演的主要群体。在对文化馆馆长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了鼓子秧歌的不可替代性及多样性,而这也正是鼓子秧歌得以在两千年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根本,鼓子秧歌内容丰富,表演形式多样,并不会被外来文化所取代,外来文化对鼓子秧歌的冲击力也并不大,比如广场舞,近几年广场舞的热度不减,许多公园广场都被广场舞所“攻占”,但鼓子秧歌的表演并未受到影响,而且还出现了鼓子秧歌向广场舞普及的趋势。
鼓子秧歌的魅力还在于其流派众多,求同存异。商河县地处济南市北郊,这里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豪爽,能歌善舞,是闻名遐迩的鼓子秧歌之乡,全县978个自然村,村村都能跑秧歌。能上妆下场参加演出的就有十万人之多,鼓子秧歌的主体是 “伞鼓舞”,由于鼓子秧歌名气大,逐渐成为了“伞鼓舞”的代名词,也就把“伞鼓舞”叫做鼓子秧歌了。插伞舒展大方的韵律美,扛伞潇洒飘逸的气质美,举伞孔武刚劲的力量美,蹲、掏、劈、抡鼓子粗犷刚劲的阳刚美,圆方结合的秧歌阵,快速到位的高跳步,平衡对称全场皆动的布阵布兵法及速度、力度、情绪变化的文武间隔场等,这些变异和升华,突出了山东大汉的刚直性格,突出了地域性特色,这是鼓子秧歌所以能使国人振奋,海外瞩目的主要原因,也充分体现了广场艺术顽强的生命力与时代进化碰撞,更显露出本身光彩和永恒价值。
虽然鼓子秧歌的现状较为乐观,但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便是传承问题,目前鼓子秧歌传承人中老年人居多,目前虽然有非遗进校园的活动,但在近几年的影响较弱;还有便是新型娱乐方式的冲击,随着手机的的普及,娱乐方式增多,大多数青年人在劳累了一天后选择手机这种娱乐方式。这使得许多人对鼓子秧歌并不积极,对鼓子秧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物质文明发展极为迅速,人们的物质生活日新月异,市场经济发展迅猛,这也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发展进程。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到生活质量的改善,对于民间的艺术形式逐渐冷落。
对于鼓子秧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1.政府鼓励青年去民间学习采风。通过政府的鼓励,人们的积极性会大大的提高,这样商河鼓子秧歌就可以克服无人继承的问题。2. 积极参加节日庆典演出。在节日庆祝时,鼓励地方舞蹈队表演像商河鼓子秧歌这种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型舞蹈,如果在各个地方都能举行这样的节日活动,不仅能够将商河鼓子秧歌等民间艺术传承,还能缓解人们的日常压力。3.利用现代科技,宣传民族文化。现代科技发达,互联网遍布全球,我国农村也在步入小康社会,现在有很多大学生下乡,在商河等地区的大学生可以通过摄像机将村民们节日时的场景记录下来,转载到互联网上,这样就会有更多人看到了解到商河鼓子秧歌,也可以与国外的学者更好的沟通,让全世界的人来了解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商河鼓子秧歌能够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它不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只有了解它的起源,才能更好地发展它:只有从民间学习掌握了它舞蹈的基本特征,才能更好地诠释它:只有不断的从民间艺术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才能使这些民间艺术得到传承。
 
时间:2020-08-01 作者:刘广银 任月 来源:刘广银 任月 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推荐
鲁迅美术学院校花张彤鲁迅美术学院校花张彤
安徽合肥红十字卫校校花阮汐儿安徽合肥红十字卫校校花阮汐儿
西安医学院校花马晓娥西安医学院校花马晓娥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花吴倩怡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花吴倩怡
音乐学院校花何金洋音乐学院校花何金洋
回顶部大学生热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