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心中,浸润雨芽
学生生涯中的第一次支教活动,于十四天后的现在结束。
人们常常在一些特殊的时刻产生某种特殊的心情,在准备最后一节课的内容时,我心中便隐隐觉得,最后一节课的下课时间,对我来说将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刻。果然,当我对我对接的小朋友说出“再见”两个字时,我的心中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情绪。这种心情说不上是喜悦,也说不上是激动,竟然有些平静,当然也夹杂着终于到达目的地的欣慰。
我不是第一次做“老师”这个角色,曾经在辅导机构做过助教老师,也曾经一对一做私教。因此老师这个工作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支教,与我之前提到的两个与老师相关的职业并不相同。“支教”这个词,在百度上给出的定义是“指一项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也称扶贫支教”。支教对接的地方,大部分是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这也使得“支教”这个词带有了一些慈善色彩。之前我所接触到的工作,都是以利益为中心;而在这个暑假我所接触到的实践,却是根根本本的慈善。
与其说是实践活动,不如说是对自己的一种历练。在这场历练中,我学着以老师的身份与我对接的两个小朋友相处,学着像一个真正的老师那样写教案、制作PPT,同时,我也学着,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拓宽孩子们的眼界,尽自己所能,改变教育分配不均这一潜在问题。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是中国社会一个存在了很长时间,并将继续存在很长时间的“硬刺”,它不仅刺伤了那些出生于不太富裕的地区的家庭,也刺痛了我们每位大学生的心。诚然,这是当今我国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仅凭我们的力量,不可能对此产生明显改观。作为美丽中国雨芽实践队的队长,筹划这个社会实践的时候,我的出发点就是希望我们可以为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略尽绵薄之力。
我喜欢与孩子们线上连线,我喜欢看他们注视屏幕时那专注又闪闪发光的眼神,喜欢他们叫我“老师”并问我问题,也喜欢他们在我进行课外拓展时表现出的强烈的积极性,更喜欢一起阅读时他们沉浸在书本情节的神情。在与孩子们的一次次接触中,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做一个支教老师,更像是一个为他们打开未知世界大门的人。
之前曾经参加过“美丽中国梦想导师”这一项目,也有幸与孩子们在线上见过几次面,给他们上过一节课,那是我与这些孩子们的第一次相见。之前由于疫情的原因,无法把孩子们聚集在一起,我们只能在钉钉上,零零散散的看着孩子们的面庞。正是借鉴之前的梦想导师沟通组的相关项目,这次我们与孩子们进行了“一对一”或“二对二”的对接,即一个支教老师在线上对接一到二个孩子,并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程。果不其然,我们与孩子们亦师亦友,线上支教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客观来说,这次支教,不仅是我帮助孩子们,更是孩子们帮助我。
在此之前,我从未参加过支教活动,无论是线上的,还是线下的。我身边的同学们,在大一的时候就有进行过支教活动的了。我曾与他们交流过,他们普遍觉得,支教是一件让自己有很大收获的事情,只是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支教是怎样的“意义重大”。于我而言,在这次支教活动中,我的收获很多。
首先,因为是实践队的队长,很多事务都由我负责,我学着带领着大家一起设计上课形式,带领宣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完成本组的宣传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次,在一次次的上课过程中,我学着从孩子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他们易于理解的方式,把知识传授给他们;再者,与其说我陪伴着孩子们成长,不如说是我们一起成长,他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快乐,我们也收获了进步,收获了满足感。最重要的是,在团队合作中,大家一起出谋划策,一起在某一个晚上完善自己的的新闻稿件,一起分享自己在今天的上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这次支教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们美丽中国雨芽实践队的队员们,仍将用自己的力量,为孩子们的成长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间:2020-08-25 作者:张珺 来源:大学生热点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