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热点网

戏说孔子话流年


我今年刚好五十岁,按孔老先生制定的标准,不惑已过刚知天命耳顺在即。站在这个坎儿上,瞻前顾后,总觉得他的话似是又非,使人将信将疑。如算命先生之语,说不准吧,好些事又真是那么回事儿;说准吧,已过之事事又很难经得起验证;未来呢,好事居多但又有几个关口要小心谨慎,弄得人既充满希望又心存疑惧,心里悬吊吊的!  
先说三十而立吧。如果按最浅层也最好理解的解释,是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那我好象是“立”过。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找了一个不嫌我穷的老婆,而且还给我生了一个聪明乖巧的孩子,怎么说也叫成家立业了吧。虽然日子过得紧巴,也算自己养活自己,当然也只能自己养活自己。如果按“十五有志于学”,然后到三十岁时学有所成,“学有根柢,有力,非外力所能摇动”因而谓之“立”,那我就根本未“立”起来。因为虽也“学”过,但自己也弄不明白到底学到了些什么,而且好象所学者竟全然无用,更绝非“外力所能动摇”。工作呢?今天过了明天在哪里,上午过了下午干什么,完全非自己所能把控,仿佛一切皆操纵于冥冥之手,如无根的浮萍和随风飘飞的柳絮。立耶?未立耶?五十岁后回头再看,心中依然无法定论。只觉得就那么跌跌绊绊,恍恍惚惚地过来了。唯一庆幸的是,尽管一路碰得头破血流,尽管走得东倒西歪,总算还一直站着,没有趴下,也没有回头——这点倒与孔子的某些观点暗合了。想想,既然过来了,那就勉强算“立”过吧。  
“四十不惑”就更令人羞愧了。所谓不惑者,应该是什么都看明白想明白了,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处世通透。可回头想想,这个阶段恰恰是最疑惑的时期:过去本来明白的一些道理反倒整不明白了,过去不明白现在明白了又觉得还不如不明白的好;一直以来始终坚持并自信满满的认为到不惑之年必见分晓的努力,此时反倒更加虚幻和缥缈;明知在某些问题上应改弦易辙,回头是岸,却又觉得伤了自尊,丢了面子,降了身价;而更令人灰心的是,在某些方面即使愿意改头换面,但好象又为时已晚……  
于是就始终在疑惑中犹豫、徘徊、左顾右盼,就只好在二三好友面前发发牢骚,独自无人时生生闷气,不时借着两口烧酒,发一声读书人似的长叹。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道理谁都懂,就是做不来”。做不来也还罢了,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也不失为一大人生智慧,可又偏偏不能做到心如止水,波澜不惊;偏偏象孔乙己那样,虽然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却始终不肯脱去那件破旧的长衫!惑耶?不惑耶?说惑,好象什么都明白;说不惑,又似乎什么都不明白。如孔子还活着,对我这类人,大概一定会满脸讥笑,斥之为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愚不可及,俗不可耐,不可救药了吧!所幸孔子早死了,否则无论以什么陈门立雪式的虔诚,恐怕他也不会收我作弟子的!  
五十而知天命,看似容易其实也难。一过五十,除不能知道那天走到生命的尽头外,其余都已可一眼望穿。好象玻璃缸中的金鱼,那水既清澈见底,其中之鱼也历历可数,前途虽一片光明,却只能在既定而有限的空间里觅食和游走。智者说,人过五十,养老抚小的使命已基本完成,肩上的重担即将卸下,不管其安置得如何,卸下了也就坦然;因此无论心中甘与不甘,都应且只能无欲无求、无怨无悔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寻自己可寻的乐,享自己能享的福。所谓乐天知命,莫不过于此。道理的确如此。偏偏让自己也感到可笑的是,尽管觉得尽管此生还能做点什么事已早成定数,仿佛站在窗前,门口的风景已一无遮拦,但十年总还是一段不短的光阴,不可浪费虚掷,总该留下一点管他是深是浅的痕迹——于是不时还象年青人那样,跃跃欲试,心底(假如心真有底的话)总不免有几丝躁动和波澜,仍难做到听天由命的随遇而安。这岂可算知天命?  
至于“耳顺”,目前还没到那个阶段,但想来要做到应该十分简单。前面既有范例,而且早成习惯。你看那些曾几何时下巴高昂,一言九鼎,出语不容置辩,脸色阴睛不定者,一到这个年龄,有几个不是见人含笑,蔼然可亲,与人交言总是商量口吻?对过去认为所谓的逆耳之言,要么呵呵呵而笑,要么默默无语,要么放低身段与之倾心交换意见。我这双耳朵,自打能听懂说话时就练就了逆来顺受的本领,本来就不存在什么逆耳之言。再说,等我到了那把年级,入耳之声,料想也仅发自为数不多的朋友和身边的亲人,难道还能与少得可怜的朋友和血脉相连的亲人拧不什么劲儿不成?那岂不是把自己搞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对此,我有绝对的信心!  
七十岁之后呢?估计没什么可能“逾矩”的“随心所欲”了。按照现在的生活水平,如果不出意外,活到那个年龄应该不是难事。那时,想怎么就怎么吧,只要不上街去碰瓷、或者认为法律有时也不能把自己怎样而到原工作单位去撒泼耍横,躺在和自己孙子差不多大小的领导办公室打滚就行了。不管怎么说,还有张脸呢,虽然那脸确实老得很有资格可以无所顾忌了,但毕竟还是张脸呀!  
八十岁以后怎么办,孔子没说。既然圣人都对此避而不谈,我更不敢妄言。且不说能不能活到那个岁数,万一能活那么长我想也好办,不是有一个传之千年的好办法早就摆在那里么:顺其自然,只记住最好别讨人嫌,否则就是孔子的说的“老而不死是为贼了”!
时间:2020-05-27 作者:大学生热点网 来源:大学生热点网 关注:
校园美文推荐
鲁迅美术学院校花张彤鲁迅美术学院校花张彤
安徽合肥红十字卫校校花阮汐儿安徽合肥红十字卫校校花阮汐儿
西安医学院校花马晓娥西安医学院校花马晓娥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花吴倩怡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花吴倩怡
音乐学院校花何金洋音乐学院校花何金洋
回顶部大学生热点网©版权所有